AI时代人类棋手的菜鸡互啄_人类_阿尔法
2016年,是天下围棋史上划时期的年份。在这一年,人工智能阿尔法狗降服了人类围棋的天下冠军李世石。2017年,这只狗又轻松击败了另一位天下冠军柯洁,乃至把柯洁虐哭。在随后的日子里,没有了对手的阿尔法狗寂寞无聊,只能旁边互搏,自己跟自己玩解闷儿。再然后,高处不胜寒的智能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围棋曾是人类对自己聪慧信心的末了遮羞布。在强大的人工智能(AI)面前,人类在棋界最先溃退的是国际象棋,1997年,天下冠军卡斯帕罗夫大战机器人深蓝,难求一胜;然后是中国象棋,2006年,在浪潮杯中国象棋人机大战中,5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被人工智能浪潮天梭杀得一蹶不振。面对惨败,人类口服心折,承认了AI在象棋界的霸主地位。但同时坚信围棋仍旧将是人类的天下,情由仿佛很充足:在变革数量上,相对付国际象棋的10^123,中国象棋的10^ 144,围棋大约是 10^768,768个0,瞅着都眼晕。这么多的变革纵然是AI也无能为力;其余,象棋侧重于双方厮杀,依赖于招数的精妙,打算力更强的AI打败打算力稍弱的人类可以理解。而围棋繁芜得多:全局与局部、先手与夹帐、取与舍、攻与守、势与空,尤其是只有人类才能理解的“味道”“抑扬”“试应手”等,远非一台机器所能感悟。自我觉得良好二十年后,阿尔法狗横空出世,吭哧咬上一口,人类聪慧的肥皂泡啪地爆裂。
在AI面前,人类棋手第一反应大概是沮丧:在世界大赛中一起过关斩将好随意马虎得个冠军,手捧奖杯,刚想嘚瑟一下,溘然看到AI家族的狗啊猫啊兔宝宝啊一个个唾弃的目光不屑的表情,愉快之情立时就变成了沮丧和心虚。这特殊像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结尾:几个功夫平庸之辈在山沟里比武争“天下第一”,溘然阁下涌现了五个江湖最牛的大侠客。小说里写了高手们的嘲笑,没有写低手们的尴尬,大概是由于太尴尬了,实在不好意思写。
既然在AI的俯视下人类的比赛永久是菜鸡互啄,这比赛还故意义吗?
当然有。
第一,AI是人工智能,不是人。举个例子:汽车跑得比人快,奥运会就得取消百米比赛?第二,人工智能也是人发明的。AI的兄弟们也可以互比较拼,比的实在是幕后科学家团队聪慧,说到底还是人的聪慧。第三,AI的发展是靠着人类这个梯子。以中国象棋软件为例,它们的开局根本是输入的无数盘人类棋手比赛开局库,中局、残局也是如此。你吃了三个包子饱了,不能只感谢第三个包子吧?
AI打败了人类棋手,人类棋手于是开始利用AI为自己做事。AI打算能力强,思路开拓,不受陈规旧制的束缚,人类奉为圭表标准的所谓定式们,在其眼里漏洞百出。它自己的脱手也是诡异飘忽,乃至涌现了开局点三三、五路肩冲等这种“独孤九剑”式的招数。在这种机器版“风清扬”的辅导下,人类的“令狐冲们”水平提高神速,在比赛中涌现了很多经典的棋局,精彩的招式,在客不雅观上促进了棋类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阿尔法狗”这个名字的确很贴切:狗虽然比人灵敏,但依然是人的宠物,屈服人的召唤,为人做事,受人指使。当然也有关于人工智能溘然走火入魔手弑旧主的演绎,但这样的故事更多地存在于好莱坞,现实中真正发生可能性极低。
“纹秤对坐,便成真隐。拈子清谈,澄滤会心”,象棋也好,围棋也罢,讲的是胜负,但又不全然是胜负。由于是游戏,不存在世间的成王败寇的悲喜。“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更在意的是朋友之间的交情而不是棋局本身的输赢;“呕血谱”的传说侧重的是棋招的精妙,肯定不是失落败后的愤怒。在棋盘背后人类浓浓的情绪,这是机器不具有也理解不了的。纵然一定要说胜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AI再厉害,人类也是它的主人。部下的兄弟水平高,昔时夜哥的没情由不高兴。输得实在没面子?拔插头就行了。
(作者系公务员)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