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成渝地区第二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德阳广汉市中国民用航空翱翔学院开幕。
来自全省31所高校,3000多名大学生参加本次比赛。
参加省赛团队359支,1026名大学生线上、线下同台竞技。

31所省内高校同台竞技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械人及人工智能大年夜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启动_机械人_人工智能 云服务

大会开幕式现场

本次大赛共设创新赛、运用赛、竞技赛、寻衅赛四个比赛主题,有机器人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新赛、智能家电创新赛、机器人舞蹈仿人(单人/多人)、机器人竞技 iLoboke 足球赛、全地形自适应机器人设计赛、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赛、四足连忙物流赛和智能产线运用处景赛10条赛道。

参赛选手比赛途中

参赛选手比赛途中

在机器人舞蹈赛赛道,选手环绕仿人机器人领域,开展仿人机器人繁芜动作方案、通讯、掌握等技能研究。
磨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编程能力。
在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赛中,仿照出了智能探月场景,选手将复合机器人投放至“月球基地”,机器人需根据任务哀求将矿产资源带回月球资源库。

一个个比赛场景,表示出本次参赛选手的专业、协作、创意等综合能力。

作为参赛选手代表,来自中国民用航空翱翔学院的王雪报名参加了机器人创新赛道的比赛。
她见告,“我对民用航空领域的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特殊是人工智能在图像采集和处理方面的运用,希望往后有更多机会打仗学习。

作为本次大赛的举办地,中国民用航空翱翔学院在过去几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翱翔技能、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工程、航空电子、打算机等专业学生都曾得到过奖项。

“人工智能在民航领域的运用多样,有着广泛的运用处景。
”中国民航翱翔学院民航翱翔技能与翱翔安全科研基地主任潘卫军谈到,他希望今后能将聪慧翱翔项目纳入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推动干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民用航空翱翔学院作为全国最大的通用航空机构,是民航低空经济、翱翔技能、机务掩护、空运管理和航空公司运行等方面的科研主力。
潘卫军表示,以这次承办大赛为契机,该院科研基地将进一步开展基于智能翱翔机器人、多智能体翱翔与掌握技能、无人系统、智能技能民航运用等智能技能研究,提升翱翔技能与翱翔安全科研水平。

据理解,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起办于1999年,是一项历史悠久、规模伟大、影响广泛的全国性机器人竞赛。
其以引领机器人科技发展为主旨,坚持以大赛为平台,以赛项为抓手,对学生开展创新培养,涵盖高档教诲、职业教诲等多个教诲阶段。
举办25年以来,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能的研究及其运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