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人形机械人成本门槛是2万美元?家当化三大年夜核心技能若何解决?_机械人_人形
AI(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正让人形机器人家当进入发展快车道。
7月5日,在2024天下人工智能大会的“人形机器人前沿论坛”上,来自天下各地的多位机器人研究者和家当专家分享了对付机器人技能发展的全景剖析与展望。与会者普遍认为,AI(人工智能)的涌现为机器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人形机器人技能有望在未来有更大的打破。
人形机器人要大规模运用需降至2万美元以下
对付机器人的定义和定位,以色列智能机器人中央主席Yosi Lahad表示,智能机器人处于机器人学、数据、认知能力学、传播学等多重领域的领悟地带,能够实现自主操作、感知环境、互动、推理、自我学习、适应行动等多重功能。
根据Macquarie Research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总本钱目前约为5万美元。个中,端到端AI软件大脑、传感器及芯片、伺服电机及电机驱动器都各须要1万美元,惯性丈量单元和扭矩传感器须要5000美元,精密减速器须要8000美元,电池和电池掌握系统须要2000美元,其他部件(包括机身材料)约5000美元。
对此,Lahad认为,为了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得到大规模采取,其本钱须要降到两万美元以下,是现在本钱的一半以下。为实现这一目标,或许须要对机器人的外型进行一些改变,例如重新考虑模拟人类腿部的底座设计。
而日今年夜阪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石黑浩武断地认为,我们不仅须要智能机器人,还须要人形机器人:人类大脑在布局上最善于识别人类,以是对人类来说,最空想的互动接口理应是人形的;其余,能够通过研究人形机器人来研究人类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对人类自身进行理解和定义。
被称为“纳米机器人之父”的日本科学家、中科院外籍院士福田敏男也谈到,机器人和人类能够通过“信息互换”和“物理互换”这两种互动办法相互浸染,带来全新的刺激并引发灵感。
AI对付机器人技能发展的推动浸染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IEEE家当标准和技能组织MASA(元宇宙加速与可持续发展联合会)主席袁昱表示,AI正在改变机器人开拓的范式,“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从规则到参数、从编码到学习”,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也开拓了更广泛的运用处景。
石黑浩阐明了机器人技能和人类科学是如何被大措辞模型结合到一起:前者是机器人的根本功能,包括语音识别、图像理解、传感器和掌握器等;后者属于元认知(meta-level cognitive)功能,包括社会关系、意识、智能和具身化等。例如,一个装有前辈大措辞模型的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对话,识别并理解人类的感情,从而供应更具个性化的互动。
人形机器人家当化的三大寻衅
从家当不雅观察和投资角度,盛景嘉成基金管理合资人王湘云指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向通用智能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具身智能的主要载体:“人形机器人不是具身智能的唯一形态,但确实是有最多人类真实演习数据的形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家当也可以对标自动驾驶家当,实质上都属于具身智能,“自动驾驶向端到端模式进化对人形机器人有主要的借鉴意义”。例如,特斯拉FSD V12利用了端到端模型,从上一代的30万行代码降到2000行代码,在海量数据的支持下实现了更好的效果。
不过,AI也为人形机器人技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寻衅。
Lahad指出,虽然GPT等AI在处理事实性或描述性任务时表现得很好,但在剖析性任务上表现不一致或缺少智能,而机器人须要处理非常繁芜的现实环境,在该问题上业界依然辩论不休。
王湘云谈到,在现有大模型的技能路线下,演习数据是不可回避的核心要素,是机器人和大模型“具备工程可行性和经济性的主要条件”。目前看来,人形机器人家当化面临的三大核心技能寻衅在于算法、硬件和数据。个中,算法中的操作能力、硬件的本钱问题和数据的网络效率都是很大的寻衅。
只管存在诸多寻衅,但人形机器人的前景无疑巨大。Lahad引用了高盛今年最新的预测,即人形机器人到2035年将呈爆发式增长,出货量将达到140万台,环球市场总规模(TAM)达380亿美元。环球从事物流和制造业的人形机器人将在2030年旁边达到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十年内走入做事、家庭照顾护士、康健和教诲家当。
王湘云也指出,工业和商业做事(如物流、零售)场景是人形机器人得到验证的关键路径,家庭机器人优先级靠后,由于前两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化机会。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