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瞎聊到依靠以前 9 个月我运用 AI 的全过程复盘_内容_工作
OpenAI本日早上发布企业版 ChatGPT 时用了一个数据:他们创造 80%的天下 500 强公司的团队已经在利用 ChatGPT 了。
这个数据是根据注册 ChatGPT 利用的邮箱来统计判断的。虽然我没在 500 强,但也试着复盘了一下自己从注册 ChatGPT 开始到本日,9 月以来和 AI 协作的全路径。
太长不看系列,本文提要:
把 AI 接入到微信里,谈天把 AI 接入到企微里,谈天用 AI 来写***稿、起标题、想名字,打杂用 AI 实验做私域干系内容的撰写和活动策划,打杂用 AI 帮忙我设计课程、写私域白皮书,打杂用 AI 帮我写数据洗濯的脚本、做分享 PPT、列对谈大纲、优化宣扬稿、生动社群,干实事PS.本文只有利用 ChatGPT、Claude 这类笔墨天生类 AI 的利用实践,MidJourney、Stable Diffution 等图片天生类工具险些没有被用到详细事情中。
低级阶段,纯聊
查了一下我的付款记录,2022年12月7日凌晨 00:52 花¥3.64 在sms-active上买了一个印度尼西亚的短信验证码,注册了我的第一个 ChatGPT 账号。
由于当时恰好在做私域工具,对给“微信加功能”这件事非常上心。以是连夜把 ChatGPT 接入到了一个微旗子暗记上。
一个故意思的小八卦,当时我们拉的那个群里有个大佬,问 ChatGPT 认不认识自己,ChatGPT 说作为一个人工智能,不认识他;然后他又问认不认识自己的公司,ChatGPT 说自己是个措辞模型没听过 XX ;然后他又问知不知道竞品公司的老板,ChatGPT 说 XX 是竞品公司的创始人,是一名著名的企业家和技能领军人物……
这个大佬现在在做自己的大模型了。
这算是第一波跟 AI 的密切互动,谈不上实践,由于除了谈天没有产出任何本色性的代价。
第二波再密切打仗便是 2 个月往后了:我们又把 ChatGPT 接入到了企微上。
账号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被“透露”后,在第二天就被加到须要扩容(5000+人)。之后不到两天的韶光,就下沉到有人问“男朋友不理自己怎么办,是自己太粘人了么”……
然后便是无止尽的风控处理,从账号安全到对话内容的限定。这个阶段“见识”到了用户在面对这个更聪明的谈天机器人时的猖獗:当他们创造这个机器人可以回答所有问题的时候,就开始问你完备想象不到的问题……
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履历是:如果你正在或者想要做一个给其他人供应 AI 对话或者内容天生能力的工具,一定要做好内容的风控;但我不建议你搞这东西,你最多能管得住用户发的违规内容不相应,你管不住他们往你的工具里发这些词……
有点意思了,但只能干杂活
到 3 月份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试着让 ChatGPT 帮我做一些详细的事情了,最常用的是写稿。那段韶光老板猖獗在表面参加活动,对应的便是猖獗的宣扬稿哀求。
这种宣扬稿存在的唯一意义,便是让人看了标题知道“你牛逼了一下”,正文险些不被打开,即便打开也是看看配图。
这是天然适宜让 AI 来做的事情,提示词都不用动脑筋:结合下面的资料,撰写一篇 500 字以内的***稿,给出 5 个备选标题。
以前怎么也要花半小时把资料整理成句子和段落的活,现在把约请函、活动海报、议程表里的笔墨复制下来一通发给 AI,1 分钟就可以粘贴到"大众号发布了。
然后便是各种头脑风暴起名、想标题、想开头这类费脑筋又不讨“人”喜好的杂活,大部分时候 AI 都能给出一些面前一亮的回答。
是那么回事,开始贡献代价
有一天我溘然想,让 AI “如法泡制”行弗成?
于是总结了一些欢迎语的特点,让它按哀求连续给我天生了 10 条各种风格的欢迎语
显然,效果非常不错。
于是一发不可整顿,让它给我写了 10 条群规、设计了一个社群游戏、一场裂变活动和一个低转高的触达 SOP。
如果你想看我 3 月用 ChatGPT 做的一系列私域内容生产实验,可以看发布在见实上的推文。
有了这些与实际事情交叉的实验后,AI 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我的日常事情中。我在设计《ChatGPT小白到大神》的科普课程时,让 ChatGPT 用“反问”的办法帮我思考如何更好的设计课程的构造,感兴趣可以看这篇对话实录。
那套课程的主体内容“ChatGPT 可以帮人干哪些事”,也不是我的原创,而是它自己“见告”我的,这是当时的对话实录。
4 月份我开始写《私域运营知识体系白皮书》,全体写作过程中,关于私域的观点定义、如何设置白皮书的构造、如何描述、各个关键环节用什么普通易懂的案例引入,都是 ChatGPT 帮我完成的。
对了,白皮书每个页面前面的 Emoji,也是 ChatGPT 帮我挑的(这种事真不是人干的,腾讯文档该当自动适配)
除了我自己的日常事情,ChatGPT 也帮同样从事笔墨类事情的我的老婆供应了非常大的支持。之前要绞尽脑汁想的采访大纲,给 AI 投喂采访工具所在的行业和人物先容/履历后,它可以轻松且不厌其烦的列出采访提要。
可以真正办理详细问题了
4 月初,微信开始内测问一问,我预感它会是一个非常棒的流量入口(后来证明确实如此)以是研究了一番。当时用抓包的办法采集了 2000 多个推举给我的问题,导出来之后是 200 多个json格式的文件。
他们里面的数据构造都是一样的,于是我想都没想,就把文档里面的JSON 代码复制粘贴给 ChatGPT,见告它:我有 20 个这样构造的文件,你写个Python 脚本,帮我把里面的数据提取出来放在 Excel 里。
以前须要看至少要捣鼓半天抄几十个别人写的代码才能搞完的数据洗濯事情,这一次连半小时都没用,就搞定了。如果你对当时的数据剖析结果感兴趣,可以去看这篇关于问一问的剖析文章。
6 月份给某房地产公司的物业部门做“怎么搞私域”的培训分享,由于韶光比较急,我一咬牙把分享提要和对应章节的内容概要扔给 Gamma,大概用了半小时就把 PPT 调试到 8 成可用了。
做 PPT 嘛,最纠结的是怎么开头、怎么做配色。当你开始调 PPT 的时候,就一点都不以为痛楚了,乃至会享受做 PPT 的过程。
于是,类似 Gamma 这样的产品碰着我,代价就被放大到最大了。
7 月份,我的《AI+私域提效行动营》开始宣扬的时候,AI 给我干的活就更多了。
3 场对谈公开课的提要,全是ChatGPT帮我列的,我小修往后再返回给它,让它帮我天生了对应话题可展开谈论的内容以及参考答案
课程的宣扬稿,虽然是我自己写的但也不放心,都会拿给 Claude 帮忙挑挑刺儿,每次都被它批的体无完肤(但也硬着头皮发了)……
虽然全体 7 月课程宣扬忙到脑仁儿疼,但也抽韶光在 Claude 的辅导下调了调的助理机器人,让它终于可以保存群聊到本地了。
之前一贯头疼读和学习 Wechaty 的英文 README 文档,再加上本身技能就很渣,属于是“男上加男”了。现在直接把那个文档直接传给 Claude 就可以问问题了。关于利用 AI 的读文档能力帮你干事的更多玩法,可以阅读这篇文章:5 个白捡的高端技能,全托了 AI 会阅读的福。
保存谈天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让 AI 帮忙做当日群话题的总结,又是韶光有限,还没写完。不过 Clone 了一个开源项目,人肉弄了两次,效果还不错!
其余前两天,我给助理账号接上了 GPT 的对话能力,让它在群里“捧哏”:当有群成员问问题的时候,它会跳出来对问题进行拆解,然后假模假式的抛砖引玉勾引其他成员参与谈论。
还有一点弱智,担心大家把它玩儿坏就关掉了没再连续调试。但从它承担的角色和表现来看,加了一点 AI 能力后,已经比那些只会发固定话术的生硬机器人舒畅了很多。
我确实也在用《私域白皮书》的内容来做向量知识库,但实在是韶光有限,否则这个小助理会成为一个有问必答的「私域全知道」……
它现在还只能在 FastGPT 的体验做事器上,我争取尽快让它出来为大家做事……
考试测验升维让 AI 做更多
5 月份看到 Auto-GPT 这个项目的时候大受震荡!
AI 还能这么玩!
然后 7 月又看到Mr. Ranedeer 那种写提示词的办法,紧接着又看到 YZFly 和李继刚两位大佬搞得构造化提示词,让我坚信 AI 这个东西可以非常实在的帮我们干活了,而不但是“启示”或者节省韶光。
下面是一个可以用来做早报内容排版的格式化提示词:
我用这种构造化的提示词重新做了一遍3月份放在私域运营事情中的实验,产出的内容已经基本上质量可控且可量化了。
我最近除了交付行动营以外,剩下的大部分韶光都被用来搜集、学习大量现成的营销和生理学理论、知识框架,然后把它们放进构造化提示词里。有了“理论武装”后,结合构造化提示词的约束,AI 产出的内容质量一定是可预见的非常高。
如果你对更强大的插件式提示词玩法感兴趣,可以看这篇文章。
我去年12月份第一次跟 ChatGPT 谈天的时候,也只是被它流畅、有逻辑的回答轻微惊艳了一下,完备没故意识到它已经强大到可以帮我做那么多事。
9个月之后,我现在浏览器常驻 Claude、ChatGPT 的对话页面,以及我到处“搜刮”来的构造化提示词和被我改写成可直接复制粘贴的知识框架“插件”文档。
我现在办理问题的流程已经从“搜一下”变成“ChatGPT 一下”了,乃至有些问题即便我想到答案了,也会再试着问一下 AI:有没有办理 XX 问题的理论或知识框架?
希望大家也能用起来,我在《AI+私域提效行动营》的第一期授课内容的末了一节“叮嘱”了学员4句话,也送给大家:
末了,如果你也想把 AI 用起来,帮你提升事情和生活的效率,可以参加《AI+私域提效行动营》的第二期,9月18日开营,用21天带你把 AI 真正用起来,让详细的事情被提效。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