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的浸染_劳动力_人工智能
劳动力是生产和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投入,然而老龄化却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这是由于,老龄化会使得劳动年事人口不断减少,而且伴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全社会的劳动参与率会越来越低。以老龄化率最高的日本为例,截至2016年底,日本劳动年事人口数量已经比1995年的峰值减少了11.82%。而且,老龄化导致日本劳动力参与率明显偏低,有人通过国际比拟创造,2013年日本的劳动力参与率比中国低12.1个百分点,个中靠近80%归咎于老龄化。上述两方面成分导致劳动力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减弱:JIP 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日本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1980-1985年间为34.17%,1986-1990年间已经降至10.56%,而1990年往后则持续为负。
不过,人工智能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从而减弱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这是由于,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用智能系统和设备替代劳动力,而且人工智能对劳动力的替代比传统的机器自动化对劳动力的替代幅度更大,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利用1990-2007年间美国的数据进行了定量研究,创造每1000个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增加1个,就会减少0.18%-0.34%的劳动需求。预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如果人工智能系统的表现可以达到人类的中等水平,那么在美国将会有58%的事情可以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完成。
(二)成本积累层面的影响
老龄化会降落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降落成本积累速率,阻碍经济增长。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一个国家的劳动年事人口占比越高则储蓄率和投资率越高,老年人占比越高则储蓄率和投资率越低。不仅如此,老龄化过程中劳动供给减少,会使得成本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的影响更加明显,进而降落投资回报率,投资率和储蓄率也就随之下行。大量实证研究创造,老龄化的确会降落一国的储蓄率,而储蓄率的低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投资率下滑。以日本为例,数据显示,日本投资率已经从1970年的40.9%低落到2010-2016年的22.96%。
比较之下,人工智能则会提高成本回报率,从而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减弱老龄化的冲击。伴随着人工智能水平的提高,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会不断升高,而且越来越多的生产任务可以用成本代替劳动加以完成,从而使得生产过程中成本相对付劳动变得更加主要,投资回报率将因此而上升。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全社会技能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同样有助于提高成本回报率。
(三)全要素生产率层面的影响
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研究了老龄化对技能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创造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并未达成共识。一部分研究认为,老龄化不仅会减弱劳动者的脑力性能、影响劳动者的人力成本积累,而且还会通过增加企业用工本钱和政府养老支出进而挤占研发投入,因此老龄化不利于技能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老龄化匆匆使人们更加重视人力成本投资,并勉励一国转变经济发展办法,进而对技能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