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义务教诲美术课程与传授教化改革_本草_艺术
内容择要:在《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美术学科课程与传授教化呈现出新面貌。本文首先阐述了美术学科课程内容构造化与“综合·探索”艺术实践;其次,解读美术学科课程传授教化建议;再次,进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综合·探索”艺术实践两则单元课程传授教化的案例研究;末了,以教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履行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关照》为指引,展望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学校美术教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 责任教诲 美术课程与传授教化改革 案例研究
2022年4月,教诲部发布的《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构造,增强了传授教化辅导性,并研制了各艺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近两年,在《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美术学科课程与传授教化呈现出新面貌,紧张表现在: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艺术实践;实现从单课到单元的美术传授教化设计思路转型;落实从重视“教”到看重“学”的美术教室转型;表示教、学、评同等性等方面。
一、美术学科课程内容构造化
《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美术学科课程内容为四类艺术实践:“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运用”“综合·探索”。这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详细学习内容,将美术措辞(造型元素和形式事理)贯穿个中;分四个学段(1—2年级、3—5年级、6—7年级、8—9年级)设置20项学习任务。(图1)〔1〕
图1 美术学科课程内容框架
美术学科课程内容构造化,不同于以往以学科知识为中央的组织办法,紧张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从“学习领域”到“艺术实践”;第二,“造型·表现”学习内容为“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动态造型”“多维造型”,改变“绘画”“手工”“动漫”等提法,与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相适应;第三,20项学习任务的设置,强调任务、主题、项目式学习办法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第四,每项学习任务的传授教化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业哀求相对应,每一学段均有与每项学习任务相对应的传授教化提示,并提出这一学习任务应看重勾引学生理解大不雅观念的哀求,将“知道(知识与技能)”“能做(过程与方法)”“理解(情绪、态度和代价不雅观)”融为一体,以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目标。
个中,“综合·探索”艺术实践是指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主题或项目,勾引学生利用美术与干系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办法,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办理问题的艺术实践活动。它分为四个层次:1. 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运用”艺术实践融为一体;2. 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领悟;3. 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4. 看重美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诲元素,通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康健、全面发展。
二、美术学科课程传授教化建议
《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传授教化建议”明确哀求西席在设计与履行传授教化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导向;理解艺术课程的性子、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履历。
“传授教化建议”提出五点艺术传授教化的详细哀求,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侧重对传授教化目标的哀求;“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强化传授教化内容有机整合”,侧重对传授教化内容的哀求;“看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侧重对传授教化过程的哀求;“善用多元媒材,有机结合继续与创新”,侧重对媒材的哀求;“建立勉励机制,引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侧重对评价的哀求。美术西席要结合美术学科课程传授教化进行深化理解并加以贯彻落实。(图2、图3)
图2 成都邑温江区王府外国语学校走廊上展示学生作品《大熊猫》(美术与科学相结合)
图3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99号美术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创作的美术作品
三、“综合·探索”艺术实践的美术单元传授教化案例研究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取决于美术学科课程和传授教化实践的有机结合。“综合·探索”艺术实践的美术单元课程传授教化依据引领性主题,由导入式单元情境、分阶式目标、构造化学习内容、递进性实践活动和持续性评价组成。
(一)“本草文化的理解与重塑”单元课程传授教化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美术西席董辉依据《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综合·探索”艺术实践——“融入跨学科学习”的学习任务,开展了“本草文化的理解与重塑”单元课程设计与传授教化实践活动。〔2〕
1. 单元课程目标
单元课程名称:“本草文化的理解与重塑”;学习任务:“融入跨学科学习”;学科:美术、科学、信息技能;年级:6年级;课时:5课时。
知道(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草,知道本草的分类与浸染;理解艺术家创作本草作品的方法;认识作为中华民族宝贝的本草既具有美感又富有文化内涵。
能做(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完本钱草学习单;小组互助创作本草艺术作品;小组互助构思、设计和制作本草文创产品;展示并揭橥学习过程与成果、小短文、学习感悟,环绕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理解(情绪、态度和代价不雅观):陈说和谐共生、身份、重塑、文化自傲、任务、传承、创新等关键观点,理解“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与传播,影响和重塑人们对付事物或文化的原故意见和理解”的大不雅观念。
2. 单元课程传授教化过程
第一阶段(第1课时),环绕基本问题“本草文化如何表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中国聪慧?”,学生通过不雅观察、体验、磋商和查阅资料等,初步探索本草,理解本草的起源与发展、运用代价和民俗文化,知道“药食同源”“古法炮制”和“四气五味”等基本知识;通过“闻味辨物”小游戏初步感知常见本草的形状、色彩、气味等特色;结合西席供应的本草资料和实物,每个小组选择并探究一味本草的形态、功效和民俗文化,并进行写生;通过不雅观看《本草中华》记录片,磋商人与本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本草所蕴含的中国聪慧,完成学习单。
第二阶段(第2—3课时),环绕基本问题“为何本草会被人们淡忘?如何通过艺术重塑本草文化?”,首先,学生基于在探究学习中理解到的本草的历史发展和当代情状展开磋商,思考如何通过美术创作使本草在今日重新抖擞光彩。其次,各小组选择插画、水彩画、定格动画和植物拓印平分歧表现手腕,通过赏析艺术家的作品,从中探求创作灵感与表现办法;通过小组头脑风暴,确定创作方案;末了,在西席的辅导下,分小组以定格动画、拓印图鉴、插画等办法进行“我与本草的对话”系列创作,并撰写“我与本草的对话”小短文。
第三阶段(第4课时),环绕基本问题“文创作品的背后隐含着若何的文化?精良的文创产品具有哪些特色与要素?”,学生探究文创的观点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对精良文创产品的赏析,剖析设计要点,探求设计灵感;磋商创意设计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浸染;利用之前学习的插画和水彩画等技法,以小组互助办法为一味本草设计并制作文创产品,完成文创设计任务单,包括产品设计、文创品牌和文化创意解释等,表达“本草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等不雅观点。
第四阶段(第5课时),学生整理全体单元学习的过程性作业,回顾学习全过程,并环绕“艺术家通过创作与传播,影响和重塑人们对付事物或文化的原故意见和理解”的大不雅观念,分享学习过程和心得感悟,完成问答卡片,填写师生评价表,反思、评价和总结学习过程与成果。(图4、图5)
图4 学生以小组互助办法查找与本草有关的资料,开展探究学习
图5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定格动画组的学生创作的作品《荷落》
作品《荷落》从空间和韶光的角度,在构图上由天(顶端)到地(底端)再到人(中央),表现了荷叶自然飘落到末了人为聚拢本钱草的创造过程,以此表达“天—地—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3. 单元传授教化成效
总之,本单元课程强调课程、传授教化与评价的同等性,西席勾引学生环绕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如何通过艺术创作重塑本草文化等基本问题展开探究学习和深入思考,并通过美术创作来表达思想和创意,提高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以及勇于探究、信息意识、保重生命、社会任务等中国学天生长核心素养。
(二)“校园中的美术馆”单元课程传授教化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李晶依据《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综合·探索”艺术实践——“创编校园微电影”学习任务,在上海市徐汇中学开展了“校园中的美术馆”单元课程设计与传授教化实践活动。〔3〕
1. 单元课程目标
单元课程名称:“校园中的美术馆”;学习任务:“创编校园微电影”;学科:美术、音乐、信息技能;年级:8年级;课时:6课时。
知道(知识与技能):认识微电影,知道微电影的分类、鉴赏方法和制作办法;认识校园,知道学校的内涵与特色,认识校园内既具有美感又富有内涵的景物。
能做(过程与方法):稽核校园内的建筑、景物和人物,分小组提炼“校园中的美术馆”的主题;填写学习单,编写脚本,在笔墨描述和手绘草图中表现画面感和空间感;支配场景,利用长镜头、特写镜头等表现手腕进行拍摄;利用蒙太奇手腕对画面、对白和声音等进行后期制作,完成微电影作品;策划与履行校园微电影作品发布与传播,进行校内外的展示与互换。
理解(情绪、态度和代价不雅观):感想熏染校园内与美术馆干系的建筑、景物和人物,思考其审美代价,提高审美意识,并理解“当代媒体艺术是我们表现校园、热爱校园的办法”的大不雅观念。
2. 单元课程传授教化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课时)。第1课时:首先,学生理解微电影的干系知识,包括微电影的观点、特色和制作流程,赏析精良微电影作品。接着,学生根据不同题材分为植物组、景物组、建筑组、人物综合组,并构思与撰写各小组的剧本,完成学习单。第2课时:西席为学生供应创编微电影各阶段事情内容和细节点的案例支撑,学生进一步完善各小组的剧本和分镜设计。
第二阶段:进行拍摄(2课时)。第3课时:西席辅导学生在拍摄时把稳灯光、场景、拍摄设备的定位等事变,统筹安排各小组进行拍摄。学生根据剧本,利用相机等设备进行拍摄。第4课时:学生连续进行拍摄,完成拍摄任务。
第三阶段:合成与成片欣赏(2课时)。第5课时:西席辅导学生学习剪辑以及后期合成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完成剪辑与合成成片的后期制作任务,并完成海报设计和周边产品设计。第6课时:微电影作品发布会,学生以小组互助形式发布微电影作品,展示周边产品,进行自评、互评和西席点评。(图6)
图6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李晶在上海市徐汇中学开展《校园中的美术馆》单元课程设计与传授教化实践活动
3. 单元传授教化成效
总之,本单元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根据《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业质量标准与评价建议,李晶将“校园中的美术馆”单元评价分为知识与技能、创新创造、艺术表现、学科领悟四个维度。经由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和剖析,得知学生通过当代媒体艺术得到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以及人文情怀、信息意识、健全人格、社会任务、问题办理等中国学天生长核心素养。同时,“校园中的美术馆”单元课程传授教化实践也探明了微电影单元课程设计与传授教化履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当然,本单元课程仍有不敷之处,譬如课程内容较多,但韶光却有限,创编微电影的知识与技能需勾引学生深入学习等问题,有待于后续研究加以办理。
以上两则单元课程传授教化案例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探索”艺术实践活动,实现了从单课到单元的美术传授教化设计思路转型,落实了从重视“教”到看重“学”的美术教室转型,并表示了教、学、评同等性。
四、结语
2023年12月20日,教诲部印发《关于全面履行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关照》(教体艺〔2023〕5号)。《关照》指出:“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4〕这为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责任教诲美术课程与传授教化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
如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对学校美术教诲提出寻衅,也带来新的机遇。我们要依据《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与哀求,以学生为中央,积极开展美术学科课程“综合·探索”艺术实践活动,创设灵巧的学习环境,通过基于大不雅观念和任务驱动的办法支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发展为富有艺术素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培植者与接班人。[本文系教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项目“落实根本教诲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艺术(美术)课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SZDXM2022002]
注释:
〔1〕中华公民共和国教诲部制订《责任教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48—49页。
〔2〕案例资料来源于董辉《“本草文化的理解与重塑”单元传授教化设计》(《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4期),由笔者提炼并编写。
〔3〕案例资料来源于李晶《初中动画与微电影单元课程与传授教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由笔者提炼并编写。
〔4〕教诲部《关于全面履行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关照》(教体艺〔2023〕5号)。
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教诲研究中央名誉主任,教诲部艺术教诲委员会委员,落实责任教诲艺术(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组卖力人,教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本文原载《美术不雅观察》2024年第6期)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