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智能建造范例案例!这个项目很“聪慧”_船闸_项目
3月26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发布《关于公布“2023 年度工程培植行业信息化范例案例”的关照》,中交一航局卖力施工的涪江干流梯级渠化双江航电枢纽工程船闸工程土建施工项目获评智能建造(交通能源类)范例案例。
重庆双江航电枢纽工程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境内的涪江干流,是培植成渝双城经济圈第一批启动的重点项目,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河道生态修复。双江枢纽工程规模为Ⅱ等,船闸等级为Ⅳ级,通航船舶500吨级(最大通畅1000吨级),电站装机容量4.8万千瓦,安置3台贯流式机组,其多年均匀年发电量为1.885亿千瓦时。
项目培植过程中,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项目团队建立基于数字孪生技能的聪慧管理平台,探索数字孪生环境下数字化、聪慧化管理模式和实现办法,加强施工全过程管控,提高施工期数字化运用水平。GIS无人机拍照,助力工程方案
在内河船闸领域,施工区域地形较为繁芜、且土石方事情量很大。为此,项目团队引入GIS无人机倾斜拍照技能,通过无人机对拟建项目核心区域1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航测拍照,利用高性能航空拍照数据处理集群进行抽模,天生精度为5厘米的高精度三维倾斜拍照模型,为总平面支配、土石方工程、管理决策等供应了依据。
巧用BIM技能,破解施工难题工程主体构造断面形式繁芜,包含输水系统、生态鱼道、金结系统等,涉及土建、机电、金结等多专业协同,面临的技能管理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项目团队利用BIM技能的可视化、仿照性及参数化性等上风,办理枢纽构造形式繁芜,多专业协同的施工难题。边坡监测技能,提升安全指数工程地质繁芜,含地质夹层,中、弱风化层,涉及边坡范围830米,船闸最大开挖深度20米,右岸侧边坡高度30米、最大坡比1:0.2,因此,施工期边坡监测尤为主要。为有效办理施工期边坡安全监测难度和风险较大问题,项目团队引入AI边坡监测技能。通过在拟监测边坡区域安装AI丈量摄像机,可实现对边坡数据的自动采集、剖析及预警功能,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管控,降落安全风险。人工智能监测,强化风险管控针对汛期、高温、船闸作业面狭小且施工组织难度大等难点,项目团队建立全方位基于人工智能技能的风险监控与管理手段,开展边坡稳定数字化监测、全方位无去世角视频监控、群塔作业安全监测、大体积混凝土监测,水文、环境监测等,通过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面加强项目的风险管控,为项目顺利推进供应了安全保障。文章来源:转载·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转载·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闫金龙、子欣
审核:郝滋丽
监制:赵敏 钟晓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