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恒瑞医药在“集采+内卷”的双重暴击下,半年报古迹严重不及预期,这彷佛预示着全体医药股未来的回报率都会大幅下滑;

医疗板块大年夜崩盘后是时刻关注真正的“高精尖”玩家了_机械人_骨科 云服务

二是“安徽省临床试验试剂企业漫谈会”会议纪要的流出,让大家对医疗板块的未来预期更加悲观。
该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是“医保控费”会持续推进,集采覆盖面范围会不断扩大,并且有关“控费”的强力举措也会陆续出台。

综合来看,面对医保局这一超级买方,不管是医药公司还是东西企业,未来彷佛都会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由此而来。

但这更多是感情上的宣泄。
医疗行业真的没有机会了吗?相信谁都不会这么认为。
毕竟,医疗是当之无愧的刚需家当,注定会长期向上,也注定会牛股倍出。
但未来,也注定只属于具有真正开拓性创新产品的企业。

之以是当下全体医疗板块承压,核心是真正的创新成果太少。
也恰是以,在集采等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打击下,商业化前景会变得不明朗。

不过,监管层各种政策的出台,实质是精准打击“伪创新”企业。
虽然会引起医疗行业短期震荡,但真正具备创新实力的企业实在长期受益。

就以集采为例。
集采的遍及,让“灰色链条”逐渐消逝,全体医疗流利走上康健的发展道路。
换句话说,市场将逐渐从“营销取胜”时期,升级为“产品为王”时期。

这也意味着,未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征象会大量避免,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产品更随意马虎脱颖而出。

实际上,在当下国际场合排场来说,为了避免医疗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对付真正创新的领域,最顶层总体的政策方针是“大力支持”。

十四五方案中关于“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章节中,就明确提到了冲要破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技能、开拓治疗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殊效药。

以是,只要我们跟随政策方向,与真正创新的硬核企业为伍,能够获取的逾额收益一定会极其可不雅观。
难的是,我们如何找到确定十足的企业罢了。

就当下而言,医药行业虽然百花齐放,但究竟谁能真正跑出来还有待不雅观察,不过医疗东西领域,已经出身了一批确定性较高的公司。
比如研发骨科机器人的天智航,便是这样一位硬核玩家。

01、实力不输外洋巨子的“天玑”

恰逢半年报表露节点,我们首先以古迹为切入点,来不雅观察天智航这家公司。

从营收看,天智航营收为7639.66万元,同比增长59.97%,一改去年下半年收入下滑的颓势。

由于行业的分外性,天智航的收入确认集中不才半年,这使得疫情对公司的影响不才半年才表示出来。
如今,随着疫情的影响淡去,公司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销量规复增长,古迹迎来反弹是一定事宜。

细分到季度来看,天智航增长势头更强劲。
二季度,公司营收为5387万元,同频年夜增106%。

更大的惊喜或许在年报。
2018、2019年,天智航上半年收入基本仅占整年收入的20%。
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457万元,但整年收入达2.3亿元。

而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已创下历史新高,大头的收入确认不才半年。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智航今年整年的古迹增长值得期待。

如果天智航整年古迹大爆发,也不必意外。
毕竟,随着技能的进步,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办理传统手术的痛点,2016年开始环球市场便进入爆发阶段。

以史赛克的Mako机器人为例。
2016年四季度,Mako销量为32台,整年销量为86台。
到了2020年四季度,Mako销量超过100台,单季度发卖额超过2016年整年。

不止Mako,捷迈邦美的ROSA 2020年四季度销量达115台,整年销量靠近400台。

大浪潮下,海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根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统计,2018年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增装机量约26台,2019年已增加至110台。

目前,史赛克等巨子虽也参与海内市场竞争,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天智航。
2019年,天智航市场份额占比约8成。

把稳,这不是大祖传统认知里的国产替代,而是同台竞技。

技能方面,天智航并不掉队外洋玩家。
在机器人哀求最高的精准度方面,公司产品临床精准度为小于1毫米;在天智航之前,环球表露数据的产品中,临床精准度最高的,也仅是“小于即是1.5毫米”。

并且,公司产品适用范围更广,场景包括创伤手术及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其他外洋产品基本只有脊柱外科。
而目前,海内骨科手术以创伤手术为主。
因此,天智航在海内市场脱颖而出。

拉长周期看,属于天智航的真正爆发节点还未到来。
核心在于,由于骨科机器人手术用度未纳入医保,导致患者支出高于传统手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手术机器人的推广。

由于各省医保政策不同,繁琐繁芜,且周期较长。
常日,从产品进入医院到终极进入医保,可能须要4—5年韶光。
当然,繁芜并不虞味着遥不可及。

近些年来,天智航除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外,也积极推动公司产品的手术用度被纳入医保。

多年努力,曙光已现。
根据5月份古迹互换会,天智航手术机器人用度已在15个省市进入收费目录,这是纳入医保的条件条件。

今年2月份,工信部发布的医疗装备家当十四五发展方案中,对付支持手术机器人等创新产品的发展作出明确指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考试测验将这类创新产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上海已经率先作出模范。
4月,上海医保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4个适应症纳入支付范围。
并且,上海医保部门表示,今后将根据患者临床需求、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成分,逐步扩大可报销的手术范围。

7月份,北京医保局一行职员也对天智航进行了调研,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

接下来,各省市将天智航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用度纳入医保是可预期事宜。
届时,公司也将迎来真正的古迹爆发时候。

02、先发上风带来的护城河

由于政策成分,海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将会是国产品牌主阵地。

近些年来,监管部门下发的文件,都以支持国产品牌为主。
比如《***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家当康健发展的辅导见地》第十三条规定:

国产药品和医疗东西能够知足哀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场竞赛中,技能上风叠加显著的先发上风,将会是天智航最大的确定性所在。

核心缘故原由在于,医疗东西C位之争,讲究的是强者恒强,先发上风极其主要。
这一点,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表示的淋漓尽致。

一方面,由于手术机器人的利用,与年夜夫临床习气密切干系。
因此,一款机器人能否顺利推广,基本取决于年夜夫的熟习程度。

那么,年夜夫常日是如何节制骨科手术机器人利用技能呢?年夜夫的学习路子,不外乎顶级医院的互换会和企业的学术推广。

基于此,率先“占坑”的天智航上风明显。
目前,全国顶尖的医院,不少都已经被天智航“占坑”,包括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公民医院等百余家三甲医院、骨科专科医院。

你可以把这些顶级医院理解为第一梯队。
常日,第二梯队医院的年夜夫,每每会到第一梯队医院学习,第三梯队医院的年夜夫又会到第二梯队医院学习,以此类推。

由于骨科手术机器人购置本钱较高,一个萝卜一个坑,竞争对手很难挤掉天智航已拿下的市场份额。
这意味着,天智航的产品在占坑第一梯队医院后,会形成强大的“辐射网络”,在无形中形成品牌可及性上风。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发卖策略之一便是如此。
达芬奇通过关键机构和外科思想领袖,制订新的外科手术规程,然后让达芬奇系统及操作方法为年夜夫熟知,降落后续的入院难度。

医院之外,天智航还通过学术推广+培训中央模式“先入为主”,确保更多的年夜夫率先打仗到公司的手术机器人,进而形成粘性。
比如,公司上市后逐步搭建了华东运营中央,并操持升级为聪慧医疗中央。

天智航的打算是,借此开展学术会媾和互换推广等活动,进而加强在华东周边区域的发卖推广,从而进一步保持和扩大公司产品的领先上风。

另一方面,骨科机器人要想成功运用于各大骨科手术,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结合实际利用情形持续迭代。
这不单是技能层面的问题。

常日情形下,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公司,须要时候节制年夜夫反馈信息,剖析医院运用中碰着的各种问题、临床利用中的痛点。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产品,从而实现升级换代。

目前,天智航完成了产品的三次迭代升级。
上半年,功能更强大的天玑2.0已成功获批,一旦推广开来,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

与天玑1.0比较,天玑2.0更智能化,操作更便捷和人性化。
比如,在天玑2.0的帮忙下,年夜夫可以独立完成手术及各种操作,不用其他医务职员赞助,并且可运用于各种术式,能大幅缩短手术韶光,提高手术质量与效率。

由于产品迭代须要实操结合,这也意味动手术数量越多的产品,迭代上风会更加明显。
目前,天智航已开启了新一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将与AI相结合,开拓手术方案自动化制订等功能。

未来很有可能,后来者传统一代的产品临床试验刚结束,领先者新一代产品已经面世,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而在成本的助力下,天智航的领先上风会越来越明显。
7月29日,天智航发布13.4亿元定增操持,召募资金的目的正是为了提升公司的综合能力,包括研发新一代骨科机器人、升级营销体系等。

综上,天智航的上风累积是全方位的,这种韶光和技能履历的积累,是后来者难以超出的鸿沟,强者只会恒强。

03、暂未启动的增长引擎

对付一家处在爆发初期的公司,业务数据是公司代价的一个参考。
但过多聚焦于数字,反而很随意马虎忽略一些更实质的东西。

回到商业底层逻辑来看,天智航未来的最大看点并不是手术机器人,而是基于机器人衍生出的耗材、技能做事业务。
机器人发卖本身是一次性买卖,而耗材和技能做事则是高频需求。
这也是这类公司商业模式真正美妙之处。

参考达芬奇。
2020年,直觉外科总收入达43.85亿美元,超过73%来自耗材和技能做事。
个中,耗材收入高达24.55亿美元,是机器人发卖收入的2.08倍,为公司贡献过半收入。

背后的核心逻辑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在盘踞机器人市场的根本上,直觉外科通过不断生产和***独占的配套耗材,在耗材市场拥有了极强话语权。

与直觉外科类似,天智航也正发力耗材和技能做事。
2020年起,公司探索了与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央的业务模式:

即公司向医疗机构供应骨科机器人及技能支持,收取相应的做事费以及耗材收入。
目前,该模式已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等医院进行了考试测验。

须要把稳的是,天智航耗材的增长潜力尚未充分开释,核心是耗材品类还不足完善以及尚未进入医保。

先来看耗材品类方面。
直觉外科耗材收入之以是能够不断增长,是由于其不断推出可以完善手术过程的各种耗材,包括吻合器、内窥镜等。

关于这一点,天智航曾在招股书表示,公司会重点拓展骨科机器人的专用配套耗材,比如一次性利用无菌创伤定位手术工具包、一次性利用无菌脊柱定位手术工具包等。

根据半年报,新产品2.0无菌膜注册考验已完成,并递交了注册审批。
2.0无菌膜、配套耗材与骨科导航定位手术机器人能实现最佳合营,帮助年夜夫提高手术流畅度,降落患者传染的发生率。

比手术耗材想象空间更大的是骨科耗材。
通过骨科机器人,相称于节制了耗材发卖的核心渠道。
未来,天智航涉足骨科耗材领域,也不无可能。

再来看用度方面。
一台骨科手术的机器人利用费和“特定耗材费”为单独结算。
比如江门市,骨科机器人手术费虽已被纳入医保,但一次性无菌定位工具包尚未被纳入。

这种情形下,患者可以选择利用骨科手术机器人,但不该用一次性无菌定位工具包。
未来随着骨科机器人利用遍及,耗材等产品被纳入医保后,患者自费金额无疑会进一步降落,带动耗材的增长。

一旦上述两大问题得到办理,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强势表现形成共振,开释的潜力将会是惊人的。
除耗材外,手术机器人每年产生的技能做事需求也同样值得期待。

不过,以上或许未必能在短期内被成本市场充分认知。
但拉长周期看,当天智航的这些潜力逐渐反响到业务层面,也将会触发市场对其重新定价。

本文源自读懂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