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582/j.cnki.dzzw.2020.04.007

我国新型聪慧城市成长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_聪明_城市 AI简讯

一、弁言

聪慧城市的观点自2008年提出以来,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并持续引发了环球聪慧城市的发展热潮。
聪慧城市已经成为推进环球城镇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公共做事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计策选择。
近年来,我国聪慧城市快速发展,成效显著。
我国聪慧城市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实践期,从2008年底聪慧城市观点提出到2014年8月,紧张特色是各部门、遍地所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推动聪慧城市培植,相对分散和无序。
第二阶段为规范调度期,从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紧张特色是国家层面成立了“促进聪慧城市康健发展部际折衷事情组”,各部门不再单打独斗,开始协同辅导地方聪慧城市培植。
第三个阶段为计策攻坚期,从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紧张特色是提出了新型聪慧城市理念并上升为国家计策,聪慧城市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抓手,重点以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冲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
第四个阶段为全面发展期,从党的十九大召开到现在,紧张特色是各地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加速落地,培植成果逐步向区县和屯子延伸。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植聪慧社会,聪慧社会是聪慧城市观点的中国化和时期化,更加突出城乡统筹、城乡领悟发展,为深入推进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指明了发展方向。
新型聪慧城市第一次涌如今中心政府文件中,是在201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方案纲要》中,纲要首次提出要“培植一批新型示范性聪慧城市”。
在2016年10月9日中心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中,***总布告指出,要“以实行电子政务、培植新型聪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路子,培植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央”。
新型聪慧城市是适应我国国情实际提出的聪慧城市观点的中国化表述;新型聪慧城市是在当代信息社会条件下,针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提升公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为提升城市发展办法的聪慧化而开展的改革创新系统工程;新型聪慧城市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计策方案,富有中国特色、表示新型政策机制和创新发展模式的聪慧城市;新型聪慧城市的核心因此人为本,实质是改革创新(新型聪慧城市英文应译为Innovative Smarter City,而不应译为New Smart City)。
同一般性的聪慧城市观点比较,我国的新型聪慧城市观点更加看重以下几个特色:一是中国化。
国外的聪慧城市理念重在对“物”的管理,紧张是推广其物联网、云打算等信息技能产品,而我国的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核心因此“人”为本,基于我国“四化同步”的国情实际,做事于我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办理“三个一亿人”的综合承载问题,助力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是领悟化。
新型聪慧城市要着力推进技能领悟、数据领悟和业务领悟,着力冲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打通数据共享和领悟的“奇经八脉”,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打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能与城市管理做事相领悟,提升城市管理和做事水平。
三是协同化。
新型聪慧城市不是大略的城市内政府部门、业务条线的信息化,而是要通过互联互通、纵横联动,特殊是城市层面的横向融通,折衷城市管理的“五脏六腑”,促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做事,将过去各不相谋、各自进行的“稳态”信息系统,打造玉成程全时、全模式全相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态”聪慧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办法的聪慧化。
四是创新化。
新型聪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能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是利用当代信息技能与城市固有秩序亲睦处进行博弈,利用数据资源畅通流动、开放共享的属性,倒逼城市不合理的管理系统编制、管理构造、做事模式、家当布局变得更加合理优化、透明高效,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凡是技能导向、项目驱动,没有业务优化重塑再造、没有改革创新举措和发展实效打破的所谓聪慧城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聪慧城市。
经由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持续深化,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风雅化、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城市运行的新模式、城市管理的新办法和城市培植的新机制。
本文结合国家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评价事情,全面总结我国新型聪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深入剖析面临的瓶颈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新型聪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康健有序发展,各部门、遍地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计策支配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
***总布告多次就聪慧城市培植揭橥主要讲话,做出主要指示。
国家层面陆续发布一系列干系政策文件,辅导聪慧城市培植。
2014年8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制订的《关于促进聪慧城市康健发展的辅导见地》经***赞许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份对聪慧城市培植作出全面支配的威信文件。
2014年10月,经***赞许,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5个部委组成的“促进聪慧城市康健发展部际折衷事情组”,事情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高技能家当司,国家信息中央聪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央详细承担办公室秘书处职责。
2015年12月,根据***领导指挥,原有的各部门司局级层面的折衷事情组升级为由部级领导同道担当事情组成员的折衷事情机制,事情组更名为“新型聪慧城市培植部际折衷事情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心网信办共同担当组长单位。
近年来,依托部际折衷事情机制,各部委共同研究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推动出台聪慧城市分领域培植干系政策(拜会表1),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政策体系逐步健全。

表1 2018年以来中心及各部委出台聪慧城市干系政策和标准

二是地方层面积极推进。
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培植聪慧城市。
海内各省市聪慧城市培植的重点和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在发布履行聪慧城市总体行动操持的同时,不断推进“聪慧教诲”“聪慧医疗”“聪慧交通”等详细领域实践,探索适宜本地聪慧城市培植的重点和发展路径。
三是持续开展国家新型聪慧城市评价事情。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心网信办、国家标准委制订《新型聪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全国220个地市参与了评价。
2019年,在原有评价体系根本上修订形成《新型聪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评价事情旨在摸清聪慧城市发展现状,为国家决策供应参考,为地方明确新型聪慧城市培植事情方向、促进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履历共享和推广供应有力支撑。
国家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评价事情由新型聪慧城市培植部际折衷事情组办公室秘书处(国家信息中央聪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央)帮忙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心网信办详细组织,各地通过支配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评价填报系统,基于2018版新型聪慧城市评价指标,填报8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52项二级指标分项(除市民体验)数据注1。
评价工具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主,2017年评价完成率为65.09%,2019年评价完成率达到81.36%,全国271个地市、4个直辖市参与了评价。
比拟2017年和2019年评价,均匀得分由58.03分上升至68.16分,涨幅达17.46%。
从各一级指标均匀得分率来看,惠民做事、精准管理、生态宜居、信息资源、改革创新领域均匀得分率都有所提升,智能举动步伐领域均匀得分率略有低落(拜会图1)。

图1 2017和2019年全国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比对

基于2019年评价数据,从重点领域来看(拜会图2),惠民做事、精准管理、生态宜居、智能举动步伐领域得分率相比拟较集中,差异系数注2较小,参评城市在这四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信息资源领域的差异系数最大,达到62.76%,表明与其他领域比较,全国不同地方对付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拓利用差异程度最大,是未来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屈衡的主要内容之一。

图2 2019年全国新型聪慧城市一级指标得分率分布

三、我国新型聪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各部门协同推进,遍地所持续创新实践,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做事质量、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得到比较大的提升,公民群众的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在2020年1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浸染,多地通过网格化管理精密管控、大数据剖析精准研判、移动终端联通民心、城市大脑综合指挥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疫情防控和为民做事体系,显著提高了应对疫情的敏捷性和精准度。
新型聪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培植、新一代信息技能落地运用的主要载体,近年呈现出“六个转变”的趋势特色。

图3 2017年和2019年各发展阶段城市数量占比

一是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的城市数量多。
聪慧城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地市选择作为发展计策和事情重点。
据统计,我国开展的聪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等干系试点城市超过500个,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培植聪慧城市,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聪慧城市群(带)发展态势。
2019年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显示,超过88%的参评城市已建立聪慧城市统筹机制,进一步推动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落地履行。
二是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的发展潜力大。
新型聪慧城市培植为新型根本举动步伐、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打算、软件做事等行业发展供应了新的发展契机,正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开释、资金的大量投入,环绕聪慧城市培植,在海内已经形成了一个弘大的以成本机构、咨询机构、ICT及互联网企业组成的家当链条,初步形成了“政产研学用”五位一体全面推动的局势。
三是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的创新实践多。
经由多年的聪慧城市培植和创新发展,呈现出了一批城市大脑、“最多跑一次”、城市运行管理中央、数据资产登记、互联网医院等特色亮点和创新运用,在部分领域为环球聪慧城市培植供应了样板。
2019年,各地共报送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创新实践案例531个,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已有8.36%的城市迈入了成熟期,在未来3年旁边将会有一些城市真正达到新型示范性聪慧城市培植的标准。
(二)做事效果由尽力而为向无微不至转变各部门遍地地点开展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过程中,牢牢环绕政府管理和公共做事的改革须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培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互联网+政务做事”为抓手,聚焦办理公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通过政府角色转变、做事办法优化,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公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方面,做事办法实现由分散做事向协同做事转变。
各地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大力推广以公民***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料用,广为诟病的奇葩证明基本消逝,行政审批时限大幅压缩。
通过开设政府做事大厅、整合做事资源等办法,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做事”为“主动做事”,实现政务做事“只进一扇门”、异地办和就近办。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江浙等地方为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派出专人驻企办理用工难、资金短缺、物流不畅等难题,主动做事、上门做事成为新时期政府做事新常态。
另一方面,做事路子实现由网上办理向指尖办理转变。
截至2019年6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培植兵团和40多个***部门已全部开通网上政务做事平台,初步建成了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做事平台体系。
比如,浙江省市县三级政务做事事变网上可办比例达95.2%。
此外,通过开拓政务APP、遍及自助终端,让越来越多的事变可以通过小程序、APP、自助终端等渠道“指尖触达”,群众刷刷脸、动动手指,就可享受随手办、随时办、随地办的便捷体验。
与2017年国家新型聪慧城市评价比较,2019年评价中市民评价权重从20%提升到40%,民众满意度已成为考验新型聪慧城市事情成效的主要标准。
2019年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显示,与2017年比较,全国惠民做事领域均匀得分率提高了6.08%,而市民评价均匀得分率则提高了25.55%,充分表示了政府捉住“惠民做事”这个关键开展事情取得的杠杆倍增效应。
(三)管理模式由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改变了城市管理的技能环境及条件,从“依赖群众、专群结合”的“雪亮工程”,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从“大家参与、自觉掩护”的数字城市管理,到“群众监督、大家有责”的生态环境整治,新型聪慧城市在办理城市管理问题的同时,深刻改变着城市的管理理念,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纯挚确当局监管向更加看重社会协同管理转变。
一是政民双向互动的手段更加多元。
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管理转变,须要发挥公民群众的主不雅观能动性,双向互动渠道的通畅性、易用性将直接影响城市管理的效果。
截至2019年6月,除了传统的热线、门户网站等渠道,我国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已开通了面向公众年夜众的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更广泛、更方便、更快捷地网络和节制社情民意,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的新阵地。
二是信息物理领悟的范围更加广泛。
新型聪慧城市的培植加速了虚拟网络空间与实体物理空间持续双向映射与深度耦合,物联网将城市融为一体,通过城市根本举动步伐数字化感知、运行状态可视化展示、发展趋势智能化仿真等,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例如,雄安新区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方案、同步培植,通过在“数字孪生城市”上方案设计、仿照仿真等,将城市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抵牾冲突、潜在危险进行智能预警,以未来视角智能干预城市原有发展轨迹和运行,进而指引和优化实体城市的方案、管理,改进市民做事供给,打造环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三是社会协同管理的成效更加明显。
随着新型聪慧城市培植的推进,城市管理“随手拍”、交警APP“违法举报”、社区网格化管理等一批政民互动、群防群治创新运用,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能力和风雅化水平。
近年来,“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成为社会协同管理的佳话,北京市朝阳区发案总量、可防性案件双低落,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从2013年的88.2%提升到2019年第二季度的98.5%。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了基层防控的“网罗密布”,提高了职员管控的精准性。
(四)数据资源由条线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新型聪慧城市培植的核心是要推进技能领悟、业务领悟、数据领悟,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做事。
个中,数据资源的领悟共享和开拓利用是关键,大数据将驱动聪慧城市变革。
环绕肃清“数据烟囱”,我国先后通过“抓统筹、出办法、建平台、打根本、匆匆运用”等办法,积极推动跨层级、跨部门政务数据共享。
一是加强了政务数据资源统筹的力度。
在国家层面,成立了“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国家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了跨部门之间的政策衔接和业务辅导,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多元协同的发展格局。
在地方层面,自本轮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已有25个省级地方以大数据管理局、政务做事数据管理局和大数据管理中央等形式组建了大数据管理机构,统筹推进各地政务数据管理事情。
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显示,统筹机制的建立对付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具有积极浸染。
二是建立了国家、省、地市三级数据共享交流体系。
环绕破解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等长期顽疾,以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为抓手,以“互联网+政务做事”运用为牵引,我国从网络、数据、平台三个方面发力,为政务数据共享奠定良好根本。
在网络方面,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培植不断完善,推动政务外网部门间的横向连接和纵向覆盖,实现了71个部门、32个地方的网络连通。
在数据方面,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基本建立,实现基于国家数据共享交流平台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动态更新和在线管理。
在平台方面,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上线运行,打造了全国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流平台体系。
截至2018年底,平台开通了超过1000项面向全国的数据共享做事接口,数据共享交流量已超过360亿条次。
三是形成了“城市大脑”等一批数据领悟运用创新实践。
聪慧城市培植是个综合性繁芜巨系统,通过城市数据共享交流平台,培植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结合地理信息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能运用,将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人口、经济等领域实时运行情形用数据反响出来,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办法。
例如,杭州“城市大脑”运用通过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局剖析,智能干预城市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交通运转效率的大幅提升。
在全国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杭州已从2016年的第5名低落到2018年的第57名。
(五)数字科技由单项运用向集成领悟转变当前,以物联网、云打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能不断成熟,加速在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过程中的广泛渗透运用,催生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聪慧化的公共做事新模式和城市管理新理念。
数字科技在新型聪慧城市的交叉领悟与推广运用,改变了传统以互联网为主的单项运用局势,推动新型聪慧城市加速发展。
一是新技能领悟运用开拓社会管理新局势。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的持续支配和无人机技能的不断完善,部分城市探索利用无人机等新型移动终端用于城市管理,通过加装摄像头、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实现高空城市影像采集和环境监测,拓展了城市管理的想象空间。
例如,深圳市龙岗区大力推广高端无人机查违,对楼顶、房屋进行监测,实时对违章建筑进行***采集取证,并回传到司法职员的手机、电脑端,改变了传统巡查防控办法,实现了“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的目标。
又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结合,打造便捷生活新体验,浙江杭州、衢州引进AI机器人助力“最多跑一次”业务,办事群众满意率高达94.7%。
二是新媒体广泛运用开启政务做事新风尚。
近年来,短***等新媒体发达发展,用户规模飞速攀升,社会影响力进步神速。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中国短***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
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主流媒体纷纭在短***平台开设账号,开展信息做事的同时,以轻松活泼的办法拉近了与民众之间的间隔。
目前,“共青团中心”“北京SWAT”“四平警事”等政务短***号受到了年轻用户的青睐。
个中,“四平警事”原创系列普法***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效提高了群众安全戒备意识,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在新期间公安宣扬事情中的主要浸染。
三是新需求不断呈现拓展技能发展新空间。
在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过程中,多方数据可信交流需求广泛存在。
区块链技能能有效促进新型聪慧城市信息共享与利用。
由于每个区块链运用底层框架共识算法、传输机制和开拓工具不同,导致不同框架间难以有效进行跨链数据交流,每每一个新的区块链运用上线,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新数据孤岛”的产生。
区块链做事网络通过建立区块链底层框架适配标准,开展了国内外主流区块链底层框架适配研究和支配,破解了跨链数据共享难题,将为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发展供应高质量、定制化的技能平台支撑和可信、可靠、可扩展的根本举动步伐做事载体。
(六)建管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互助转变当前,我国聪慧城市培植进入快速发展期,弘大的资金需求为传统政府主导的聪慧城市培植模式带来了严厉磨练。
为充分发挥社会企业专业力量强、资金存量多、人才储备足等上风,国家新型聪慧城市评价鼓励政府和社会成本互助开展聪慧城市培植和第三方运营,推动新型聪慧城市培植逐步从政府主导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培植运营的多元化模式转变。
一方面,我国PPP模式转入康健发展道路。
自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PPP政策性文件,鼓励社会成本参与公共做事领域投资。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是PPP模式的倡导者,两部委下发的PPP有关文件已经超过70个,分别建立PPP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
个中,部分项目操作不规范为地方带来隐性债务风险。
2017年,财政部连续发文加强PPP项目监管,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开展了大规模的清库事情,一批“伪PPP”项目被清退出库,规范了我国PPP的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地市探索引入PPP模式推动聪慧城市培植运营。
在开展新型聪慧城市PPP培植运营时,投资与运营模式至关主要。
常日由政府出资方和社会成本方共同出资成立分外项目公司(SPV)来详细操作项目的投融资、培植和本地化长效运营。
例如,湘潭聪慧城市SPV公司为湘潭新型聪慧城市培植供应顶层方案、项目投资融资、项目培植、项目运营掩护等一揽子做事,通过PPP模式,实现经营性项目与***性项目捆绑开拓,降落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的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成本方对非经营性项目参与度不敷等问题,全面推动湘潭市新型聪慧城市培植。

四、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存在的短板和不敷

综合来看,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顶层设计不强、城市数据领悟和管理联动不足、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屈衡、聪慧城市发展生态未形成等问题,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推动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持续康健发展。
此外,新冠疫情也暴露出我国聪慧城市培植的不少问题,集中表示在城市管理等领域,产生了许多值得总结的履历教训。
(一)新型聪慧城市顶层设计亟待加强聪慧城市是一个要素繁芜、运用多样、相互浸染、不断蜕变的综合性繁芜巨系统,要进行整体方案设计。
虽然地方对付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有足够的自主权和能动性,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履历与成效,但是国家、省级等层面亟需强化一体化设计,勾引城市因时制宜做好方案衔接,避免不科学、盲目谋划而造成资源摧残浪费蹂躏。
要按照系统科学方法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新型聪慧城市“三领悟五跨”发展目标的聪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论,办理聪慧城市各层级、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领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重点办理各系统之间的衔接合营与关联约束关系,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辅导聪慧城市的繁芜巨系统方案设计,提高顶层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在法律法规上,目前数据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利用权、定价机制等没有明确规定,部门政务数据的权责利益边界模糊,制约了数据资源的流动、共享和开放。
同时,随着数字经济新技能、新运用、新场景、新业态的发展,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业务的数据共享需求进步神速,亟待制订统一的规则框架,完善涵盖技能、管理、监督、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
(二)城市数据领悟和折衷联动不敷地方城市结合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在公共管理和做事的线上化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但管理联动不敷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一方面由于机制不健全、技能标准和路径分歧一、管理边界不明确等,使得线上与线下管理存在“衔接缝隙”,产生做事真空区,例如线上领取验证码但线下仍要排队的征象。
另一方面由于部门数据、行业数据等城市数据领悟不敷问题,导致协同管理能力难以提升。
例如,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突出表现在一些城市医疗资源、防疫物资、企业产能数据严重缺失落,须要靠企业和主管部门通过台账等传统手段临时报数,缺少统一的数据平台支撑,疫情不清、信息僵化、重复采集、联结用户少、运用较伶仃等问题突出,无法支撑防疫指挥机关进行有效调配,疫情发生后一度形成了群众就诊拥挤、物资调配混乱等情形。
受制于不同区域聪慧城市业务系统的分割和隔离,跨地域业务协同不足,导致无法及时节制和预警某些重点监控职员的跨区域流动信息,给全国范围的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
(三)城乡发展和区域不屈衡较为明显当前,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屈衡、区域发展不屈衡等问题。
一是目前各地纷纭优先推进城市主城区的聪慧化,一定程度缓解了城市交通、教诲、就业、医疗等公共做事质量不高档问题,但向屯子地区延伸有限,数字村落庄培植相对滞后。
部分屯子由于区域广阔、地形繁芜、交通不便,宽带网络和高速无线网络接入还未完备覆盖,信息化培植存在不少“盲点”和“盲区”。
屯子公共做事供给也存在缺口大、碎片化和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短板”,管理模式总体较为粗放,资金、技能、职员等要素流动不畅。
二是新型聪慧城市区域发展仍不屈衡。
根据2019年全国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东中西与东北四大板块评价表现差异明显。
个中,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新型聪慧城市发展相对较好,均超过全国均匀得分率4%以上,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新型聪慧城市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均低于全国均匀得分率4%以上。
各领域中,四大板块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拓利用差异最为显著,东部板块均匀得分率最高,是得分率最低板块的两倍多。
例如,在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前辈城市已经广泛通过聪慧城市开展数字化、无人化的防疫事情,而掉队地区还在利用手工台帐记录信息、叮嘱消磨事情职员上门巡防,既降落了事情效率,还造成了严重的传染隐患。
(四)尚未形成新型聪慧城市共建生态新型聪慧城市培植与发展是一项政府勾引、全民参与、政企互助、多方共建的系统工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浸染、鼓励社会多元参与成为新型聪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浸染、鼓励社会多元参与,培植新型聪慧城市生态成为未来重点方向。
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办理:一是社会成本参与聪慧城市培植不敷。
从2019年新型聪慧城市评价结果看,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还未引进任何第三方机构开展聪慧城市运营管理。
二是聪慧城市领域PPP模式还不成熟。
聪慧城市培植PPP项目每每短缺明确的收益韶光、收益标准和验收标准,企业的收益存在不明确性,风险较大,积极性不高。

五、新期间推进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的政策建议

聪慧社会的美好生活场景值得期待,未来推动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发展,须要以培植聪慧社会为目标,牢牢环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折衷推进“四个全面”计策布局,稳定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聪慧城市、数字村落庄一体化统筹发展,技能与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数据领悟汇聚和共享开放,充分挖掘城市数据资源的代价,并助力城市管理、公共做事和科学决策等,使得聪慧城市培植成效得以大幅提升。
(一)强化聪慧城市顶层设计一是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新型聪慧城市总体方案或培植辅导见地,阐明我国新型聪慧城市的推进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方法等,为今后一段韶光里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发展指明方向、描述蓝图,并供应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培植辅导。
二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和省市县各层面的系统编制机制培植,搭建高下联动、横向畅通的聪慧城市组织推进机制,各地培植跨部门折衷机构,协同推进新型聪慧城市干系事情。
三是强化评价监测勾引。
在现有新型聪慧城市评价事情根本上,进一步扩展指标的适用范围,深化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系统地节制我国各地域、各层面新型聪慧城市培植发展情形,为中心和地方决策供应有代价的参考。
(二)完善新型数字根本举动步伐一是推动信息网络逐步向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共享的泛在网方向演进,促进信息网络智能化、泛在化和做事化,促进通信移动化和移动通信宽带化,推动打算、软件、数据、连接无处不在。
推动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NB-IoT(窄带物联网)等下一代网络技能不断演进,促进高速宽带无线通信全覆盖。
二是加快推进根本举动步伐的智能化,大力发展聪慧管网、聪慧水务,推动聪慧灯杆、聪慧井盖等运用,促进市政举动步伐聪慧化,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
(三)推进公共做事公正普惠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打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能,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公共做事信息体系,探索创新发展教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和文化的做事模式,供应便捷化、一体化、主动化的公共做事。
二是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东匆匆西、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新格局,为办理发展不平衡问题供应契机和动力。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鼓励屯子穷苦地区利用信息技能补齐发展短板;缩小不同人群数字鸿沟,鼓励干系企业积极投入信息无障碍家当链,补齐做事缺失落短板。
(四)深化城市数据领悟运用一是着力推进城市数据汇聚,构建高效智能的城市中枢和透明政府。
推动各级政府开展以数据为核心的城市大脑培植,实现城市各种数据集中领悟汇聚和综合智能剖析,建立健全数据赞助决策的机制,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确当局决策新办法,同时提高政府对风险成分的感知、预测、戒备能力。
对付类似医疗资源、防疫物资等应急处置数据资源,要制订专项政策逼迫采集汇聚,提升我国整体应急能力。
二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培植,并加快推动政务数据上链,构建“可信中国”,让所有政务数据可追溯、不可修改,提高政府公信力,打造民众可信赖的透明政府。
(五)优化新型聪慧城市生态一是通过政府勾引,鼓励政企互助、多方参与,创新聪慧城市培植运营模式,实现聪慧城市培植项目的可持续康健运营,着力提高民众体验的满意度。
同时,通过系统编制机制创新,形成数据管理、数据开拓的数据安全利用机制,开释城市数据要素活力。
二是发展新型聪慧城市群。
面向数据跨地域协同的实际需求,结合我国城市群(带)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计策方案,率先推动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培植特色光鲜的聪慧城市群(带),实现临近区域的数据打通和业务协同,促进城乡数据公共做事的均等普惠,将多少中央城市的前辈管理能力扩展到全体区域,实现大区域范围内的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整体提升。
三是推动国际互换互助。
推动我国新型聪慧城市产品和理念在国外的推广履行,积极造就当地的数字经济市场,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推广我国新型聪慧城市培植成效,提升我国干系家当的环球竞争力。

注1:“2016版”指标中,一级指标共8项,二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分项54项。
注2:差异系数,也称变差系数、离散系数、变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的百分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指标内部差异系数越大,表明各地市发展水平差异越大,该指标稽核内容的发展越不屈衡。

作者:国家信息中央唐斯斯、张延强、单志广、王威、张雅琪本文刊载于《电子政务》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