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新中学西席与国外学生互换剪贴画

剪贴画绘出校园美育风景线_剪贴画_学生 文字写作

剪贴画《牧童》月朔(5)班梅琳凯

西安益新中学是西安市、莲湖区两级教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创办的一所民办低级中学。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诲的根本任务,秉持“幸福西席、快乐学生、卓越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尚德启智”的教诲思想。

在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影响下,剪贴画作为学校美育事情的得力抓手,对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明确的辅导性,是造就学生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引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弘扬中富丽育精神的有效载体。

“把生活中废弃的东西奥妙地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另类的艺术品是审美的另一个境界,剪贴画便是个中的一种。
剪贴画和真正的绘画不一样,它不用笔和颜色,而是利用各种废旧书报的彩页作为基本材料,根据其色彩、材质特点重新构思、创作、剪裁、粘贴而成的另类工艺美术品,既废物利用,又美化生活,愉悦身心。
学做剪贴画,可以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挖掘艺术潜能,开拓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
剪贴画的取材大都这天常生活中废弃的东西,以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环保艺术品。
剪切画作品,能美化你的教室,美化你的家,还能作为礼品相互赠予,还不费钱。

这是西安益新中学剪贴画社团辅导员李祎娟老师给孩子们推介剪贴画社团时的演说词。
这一番朴实的简介却将学校课程培植推向了新的高度,不仅勾引学生崇尚美,崇尚环保,更能勾引学生创新思维,丰富想象,而且还是学校“全人教诲,全域教诲”思想的主要表示。

李祎娟老师本是益新中学的卫生保健西席,紧张职责在于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做事和宣扬教诲。
干保健事情的李老师,却在业余拿起剪刀,以日常生活中网络来的废旧纸片为质料,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视角为原本,用一把剪刀,一堆废纸,或是寥寥数剪,或是精雕细刻,没有临摹的范本,没有调和的颜色,只是利用生活中废旧的挂历、包装纸盒、广告彩页等,这些常常被人视为垃圾废品的东西,一旦得到合理的利用,每每会摇身一变成为另类的艺术品。
剪贴画正是利用了这些废旧物品的材质和色彩特点,经由人们丰富的想象,重新构图,奥妙剪裁而成的一种分外类型的画作。
剪贴画因其取材随意马虎、色彩丰富、变革多样、画面清新、制作方便的特点,被人赠与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环保艺术品”。
难怪有人说,天下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剪贴画的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创造美,帮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要学习剪贴画,就要养成平时网络和整理各种各样的废弃物品的习气,网络素材,其基本的出发点便是充分挖掘可回收物中的资源。
剪贴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不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剪贴画中最主要的是哀求学生闇练地节制和掌握剪刀,但闇练的手工是建立在胸有成竹的根本之上,以是就哀求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付美的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视角,仔细的不雅观察,才能在创作中游刃有余。
剪贴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由于素材的局限性,在剪贴画的构思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使面前的素材和脑海中的构思通过想象联系起来,从而达成利用现有资源完成构思的目的,这就须要孩子们要不断地学习和节制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校学生剪贴画作品已经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的收藏品,乃至作为校际互换的礼品远赴国外。

剪贴画以便捷的素材,造诣了精美的艺术,作为校园美育亮丽的风景线,已经在益新中学的师生心目中落地生根。
学校以剪贴画为抓手,充分挖掘校园美育课程资源的教诲内涵,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延伸课程的覆盖面,不断从课程供给侧优化学校美育课程资源设置。
为学生供应更多的选择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党和国家的培植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本色人才。

编辑:慕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