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众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陆续发布了最新的2023年财报。

金融科技公司的2023财报:AI技能浓度拉满小微营业双向奔赴_亿元_金融 文字写作

整体来看,通过转型以及调度业务构造,金融科技公司的经营古迹都在企稳回升,各个指标都呈现正向发展。

比拟来看,营收规模最大的是陆金所,2023年录得收入343亿元,但利润规模最大的是奇富科技,年度归母净利润为42.85亿元。
此外,从市值和营收利润方面来看,行业也在进一步分解,个中奇富科技和陆金所位列第一阵营,乐信、信也科技为第二阵营,宜人金科等为第三阵营。

透过这次财报,金融科技行业整体上也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方面是通过对业务计策的转型调度,重构风控策略,增强风险管理;另一方是通过布局或引入AI大模型的最新技能,将其利用在各个业务场景中,实现降本增效。
而在业务方向上,小微企业的融资帮扶成为各个金融科技企业的计策重点,并从海内向外洋发展。

而在成本市场上,来咖智库也把稳到,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动作频频,比如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宜人金科等都宣告启动或加大了回购力度,以彰显对自身业务发展潜力的武断信心,陆金所、乐信则通过派发股息或现金分红的办法,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

当前,金融科技公司监管已步入常态化阶段,在科技力的加持下,其业务模式也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助贷和金融软件做事商上,而是转向了供应更为全面的金融信息技能办理方案和运营做事,这些都成为金融科技行业未来走向的主要表明。

01 转型成效凸显,整体古迹稳中有升

从已发布年报的金融科技公司来看,除了陆金所,其它公司在营收利润、放贷规模以及用户运营等各方面,2023年都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比如在营收利润方面,只管陆金所年度营收在几家中规模最大,但是较去年还是涌现了大幅下滑。
奇富科技发展稳健,净利润规模连续保持领先上风,而乐信、宜人金科的营收、净利润则规复到两位数的增长。

详细来看各家的财报,在2023年,陆金所实现营收343亿元,同比下滑41.1%;净利润为10.34亿元,同比下滑88.2%。
奇富科技整年实现净收入163亿元,同比低落1.59%,但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增长6.49%;乐信、信也科技、宜人金科的年度营收分别为131亿元、126亿元、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2.7%、42.5%,归属于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23.4亿元、2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29%、74.09%。

在经营指标方面,2023年有三家撮合放款的规模也都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个中奇富科技的年度撮合放款规模高达4758亿元,同比增长达15.4%;信也科技的年度匆匆成交易额达1943亿元,同比增长10.8%;乐信整年交易额2495亿元,同比增长21.9%;宜人金科的贷款总额为360亿元,同比增长59.3%。

其余从在贷余额来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奇富科技、信也科技、乐信在贷余额总额分别为1864.78亿元、674亿元、1240亿元,同比分别变革14.1%、4.3%、24.5%。

重新用户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末有三家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量均实现同比超10%增长,个中奇富科技累计注册用户2.35亿人,同比增加12.8%;乐信累计注册用户数量2.1亿人,同比增加11.1%;信也科技累计注册用户数量1.8亿人,同比增加13.0%。
从这方面看,对付有C端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来说,2亿注册用户将成为行业一个新的分水岭。

对付这次整体古迹的表现,这些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均将其归因于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型,并且通过风雅化运营,收紧风控策略,从而应对宏不雅观经济环境不愿定行带来的风险。
比如陆金所方面,就在2023年持续推进业务模式转型,通过优化贷款构造、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做事质量等办法,形成“消费金融与小微融资”的双轮驱动格局。

陆金所董事长兼CEO赵容奭透露,从长期来看,新业务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得到更大的业务自主性,在收入和本钱上都能取得更好的平衡。
在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已完成向100%包管模式的过渡,2023年第四季度普惠新增贷款全部由消费金融子公司作为表内贷款发放,或由安然普惠融资包管有限公司在100%承担风险的业务模式下供应。

而奇富科技近年来在逐渐向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轻成本化转型,这也是当前金融科技行业最主流的方向。
财报数据显示,在2023年奇富科技撮合放款规模中,约57%的放款为通过轻成本模式、ICE和其他技能办理方案所供应,这种不承担信贷风险的做事,对付帮助公司有效化解不利环境下的多少风险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与此同时,奇富科技还通过嵌入式模式,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互助,将整体融资本钱大幅降落至历史最低水平。

对信也科技来说,其国内外业务“双轮驱动”计策,也在2023年产生了实效。
个中,海内业务延续稳健优质增长,营收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4%。
国际业务方面,2023年实现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85.9%,占集团营收17%。
据表露,目前信也科技已在印尼、菲律宾建立了深度本地化的金融科技平台,并在拉美地区开展科技做事业务。

02 科技“浓度”拉满,AI技能投入赋能全业务

金融科技行业整体古迹规复向好的背后,各家也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凸显行业的“科技”属性。
从这次财报透露的信息来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的人工智能技能,已经在电销、客服、催收等紧张业务流程,以及研发代码赞助、设计创意天生、数据剖析等办公场景中广泛运用,提升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也为后续古迹的增长供应了支撑。

比如陆金所,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能,目前已打造出智能客服平台以及AI智能贷款办理方案“行云”,个中智能客服已经运用在业务当中,未来会考试测验演习封闭域的天生式对话引擎。
数据显示,2023年,其智能客服平台累计做事客户783万人次,智能客服平台办理率超84%;“行云”则已累计做事客户94万人,客户累计得到借款2181亿元,申请流程均匀耗时降落31%,断点数改进50%。

而对付当前大热的AI大模型技能,金融科技公司更是争相推出了针对性的金融行业办理方案,加速实现技能的落地运用。
早在2022年,奇富科技便启动了大模型团队培植、算力准备和技能研发事情,将大模型确立为公司的计策级项目。
随后的2023年,公司倾注大量资金、人力及其他关键资源,全力推进大模型的发展。
经由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奇富大模型在营销、电销、编程等多个场景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营销领域为例,奇富科技成功地将AIGC与大模型技能相结合,形成了自动化+AIGC的全闭环能力,目前超过70%的图片素材和20%的***素材都由AI天生,这些生动、精准的内容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营销手段,还成功优化了9%的授信本钱。

其余在电销坐席方面,通过为坐席供应线索提炼、语义剖析和话术优化建议,奇富大模型赋能的电销坐席累计覆盖了约1300万用户的沟通,使单用户动支金额提升约5%。
除了直接赋能业务运作,大模型还在无形中推动了员工事情效率的提升,为开拓者供应一个更为高效、智能的编程环境。
比如奇富大模型的另一运用分支——毓智AI专家已先后开拓出AI工具、AI问答、AI代码补全等功能,累计天生超过2万个代码块、46万行代码,AI已经替代了15%的代码编写事情。

去年四季度以来,乐信自研大模型运用加速落地,在用户画像识别领域开始发挥主要浸染。
比如通过演习,大模型能够自动剖析多种数据源,识别出用户所在行业、还款意愿等信息,为差异化、个性化的客户画像和标签体系的构建供应了有力支持。
此外,基于大模型赞助开拓的异动归因系统也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业务指标变革,实现自动化预警和归因,为决策数字化和智能化供应了主要支撑。

信也科技也将前沿科技全面运用于金融业务各种场景,推出了一系列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和做事效率的科技产品,特殊在小微做事平台培植、视觉反敲诈、多语种语音机器人等方面得到了打破性的表现。
宜人金科则构建了以“AI+多元场景”的业务计策,研发的AI已运用到实际场景中,在消费金融上,如AI电销、AI审核风控等;在保险经纪上,如续保提醒机器人及展业机器人等,将不同产品精准触达优质用户,大幅降落供给方的获客本钱,同时也大幅降落风险水平。

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布局金融行业大模型,金融科技公司也都在探索打破场景困境,以更好的提升赋能业务的效果。
过去的一年,金融大模型已在内容天生、智能营销、获客发卖以及风险管理等业务领域开始发挥代价,涉及运营、客服、营销、风控、研究以及贷后等多个场景,这些技能和场景的结合,为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03 相应政策号召,帮扶小微企业成共识

今年确当局事情报告中,特殊提到“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是今后的事情重点之一。
去年10月,中心金融事情会议也提出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鼓励多元主体推动普惠金融向着高质量阶段发展。

一贯以来,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支持经济活力的关键环节,在全国数量超过5000多万户,但在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信贷做事方面,也面临着信息不对称、风险难以把控等寻衅,导致金融做事难以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而随着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利用智能化科技化手段,为这一问题供应了新的办理方案。

在这次各家金融科技公司表露的财报中,也都提到通过数字化的技能手段,帮助浩瀚小微以及小小微企业办理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举措,并将其作为业务发展的重点,实现公司代价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比如奇富科技通过大模型技能的赋能,成功实现了对小微用户行业特色的重新定义与划分,行业信息覆盖率高达94.5%。
同时,公司还利用知识领悟、推理与创造等技能手段,构建了小微用户知识图谱,深度阐发了多种繁芜关系类型,为风险管理和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了有力支持。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奇富科技已为中国超过2610万的小微及家庭兼职小微用户供应了适用于信贷场景的行业标签,并帮忙金融机构为泛小微用户供应1621亿元资金支持,泛小微用户占比从30%提高到50%。

过去一年,乐信通过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336座城市的普惠直营获客团队,发挥线下获客和风控的上风,做事小微、小小微企业,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截至目前,乐信普惠已累计为超过400万小微、个体工商户供应优质金融做事,交易额超过350亿元。

信也科技的财报也显示,2023年为超过81.1万家小微用户和个体工商户供应470亿元信贷科技做事,交易额同比增长8.5%,并推出了小微商户做事智能平台“海陆云系统”,该系统覆盖小微金融做事的全业务流程,提升了小微企业与线下门店的数字经营水平。
上线以来,海陆云系统已累计为50万用户供应做事。

对付以“小微融资”为紧张计策的陆金所,在2023年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小微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行业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通过灵巧多样的信贷产品和高效便捷的审批流程,帮助办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整年累计为超过15.1万家小微企业主供应了无需抵押的信用贷款方案。

可以说,在推动小微企业以及普惠金融方面,金融科技企业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利用大数据剖析、人工智能等技能促进金融交易双方有效对接,以“数据+信息+信贷+风控”的聪慧金融做事模式在资金供需、金融科技以及金融做事之间连接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金融产品资讯通达,彻底办理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都将有利于为小微企业供应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做事。

结语

从这几年看,金融科技类企业在监管合规的指引下持续调度,“金融”的属性正在弱化,而“科技”的浓度越来越高。

大浪淘沙之后,现存的金融科技公司基本都找到了盈利模式,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不仅相应政策号召,加强自身的风险管控、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还积极履行社会任务,在消费者权柄保护、AI反诈、打击黑灰产等方面发挥自身代价,有望将推动金融科技在更多领域的运用和创新,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供应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