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您简要先容一下学校基本情形、上风及特色。

中国传媒大年夜学:2024年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数字媒体技能(中外合作办学)首次招生_专业_黉舍 智能问答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培植高校,“211工程”重点培植大学,“985上风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培植高校。
学校以“双一流”培植为引领,构建以***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中国措辞文学、外国措辞文学、打算机科学与技能、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信息传播学、互联网信息、文化家当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领悟渗透、特色光鲜的学科体系。

学校是教诲部高档学校***传播学传授教化辅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传授教化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现有***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双一流”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家当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措辞学及运用措辞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能、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各学科在培植过程中争创特色一流、取得重大打破,***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取得了骄人造诣,设计学与艺术学理论共居第一方阵,多个专业学位水平实现全国领跑。

近年来,学校坚持“系统管理、创新图强、交叉领悟、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做事国家计策需求为己任,大力履行有组织科研,高效能培植媒体领悟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质量培植国家舆情实验室,高标准培植教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全力打造做事国家重大计策需求的“国重-国舆-国传”“三国”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还建有智能融媒体教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教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诲部工程研究中央,中心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

面向未来,学校正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诲,推进学科交叉领悟,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通过履行从传统高档教诲向未来高档教诲、从传统传媒教诲向智能传媒教诲、从海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三个超过”,加快培植中国特色天下一流传媒大学。

二、2024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点或新变革?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的招生政策中,紧张有几大亮点,紧张包括三个方面:优化升级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设置、部分艺术类人才选拔办法变革、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
详细如下:

优化升级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设置。
2024年,是中国传媒大学面向未来以人工智能为重心的重新布局之年,学校启动“人工智能行动操持”,推动学校全面开启人工智能时期传媒教诲发展新纪元。

一是优化升级一流本科专业设置,调度课程设置,加大人工智能干系课程,强化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思维新逻辑培训;调度部分专业名称,如数字媒体技能(智能交互与游戏技能方向)、传播学(智能与打算传播方向)、行政管理(媒介与数字公共管理方向)调度招生方向名称,全面优升级专业设置。

二是新增人工智能干系招生专业,数字媒体技能(中外互助办学)首次招生,由中国传媒大学与英国阿伯泰大学互助开设,专业汇聚两校在游戏设计领域的上风资源,秉承“科技、艺术与人文相领悟”的人才培养理念,系统教授游戏设计技能与理论,培养具有踏实编程功底、精良设计思维、良好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招生操持120人。

三是增加部分人工智能干系专业招生操持。
数字媒体技能(智能交互与游戏技能方向)专业招生操持增加20人,人工智能专业、打算机科学与技能专业招生操持分别调增30人。

部分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办法变革。
2024年学校在教诲部干系文件辅导下,调度了部分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办法。

一是艺术类非校考专业,按照教诲部艺考改革哀求,2024年起学校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艺术管理等艺术类专业不组织校考,直接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
在不同招生省份,分别采纳单设专业组、单设招生代码、单列招生批次等办法进行志愿填报与录取,不与其他普通类专业相互调处,实际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

二是艺术类校考专业,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华侨招生,不体例分省招生操持。
考生报考学校艺术类校考专业,须省级艺术类统考成绩合格,同时还需参加学校组织的校考并取得合格证、高考成绩达到普通本科线(二本线)方可填报艺术类提前批志愿,按照顺序志愿办法投档,按照校考成绩排名录取。
所有校考专业(含招考方向)不再按照男女分别设置招生操持、不再分别设置各专业最低高考文化课成绩哀求、不再利用按文化折算比值排名和综合分排名的两种录取办法。

专业录取时承认高考加分。
按照学校往年本科招生章程规定,学校在提档时原则上承认省级招办报教诲部备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为准。

为保障考生利益、降落提档和专业录取的不愿定性,2024年起,学校在提档、录取时,原则上均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诲主管部门根据教诲部干系规定给予干系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分值。
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取个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专业招生操持的艺术类校考专业。

三、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殊之处?哪些专业有分外哀求?

李博:对付普通类型招生:专业录取时,学校按照分数优先、屈服志愿的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专业志愿和各专业招生操持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各专业间不设专业级差分。
考生服从调处,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调处到尚未录满的专业,提档后不退档。
专业志愿无法知足又不平服调处的,作退档处理。

2024年,在高考改革省份,学校数字媒体技能(智能交互与游戏技能方向)等14个理工类专业哀求选考物理+化学;数字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运用3个专业哀求选考物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国家管理与政治传播方向)哀求选考思想政治。
除上述专业外,学校其他所有专业不限选考科目。

学校外语类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
报考学校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外语口试,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
其他专业不限定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对付高校专项操持,学校今年设置了分省招生操持,经学校初审、综合本色口试、资格认定,得到学校高校专项操持入选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份一批录取掌握线(分外类型掌握线)方可填报志愿。
学校依据分省操持和考生投档成绩及专业志愿顺序录取。

四、请先容一下学校招生操持和往年录取分数情形?

李博:考生可通过以下路子获取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操持及往年录取分数,一是登录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zhaosheng.cuc.edu.cn)、“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点击“招生操持”“历年分数”模块获取信息;二是拨打学校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10-65779370、010-65779256)进行理解;三是参与学校线下招生咨询会,获取学校分省招生操持及录取分数单页资料。

五、考生报考时须要把稳什么?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李博:学校充分保护考生专业志愿,按照“分数优先、屈服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间不设专业级差分。
为避免专业志愿无法知足被退档的风险,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处。
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还要仔细核对报考专业的选考科目哀求、付与学位类型、办学地点、学费等主要信息。

六、学生入学后是否有转专业的机会?请先容一下转专业政策。

李博:学生在大一、大二春季学期各有一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转专业事情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当年发布的干系文件哀求进行。
适用于2024级学生的转专业限定条件如下:

(1)国家有干系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转专业。

(2)利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不该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也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3)高校专项操持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4)中外互助办学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非中外互助办学专业;不同互助外方的中外互助办学专业之间不能互转;同一互助外方的中外互助办学专业间转专业须符合(1)(2)条中的转专业条件。

(5)提前批次录取的非通用语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七、学校有哪些育人特色?

李博:坚持实践育人,打造“以人为中央、以作品为导向”的实践教诲体系,强化“上手快”的人才培养特色。
通过搭建全流程联合实践平台,融通实践教诲资源,培植以交叉领悟型、联合实战型特色实践项目为核心的实践项目体系,构建联合深化产学研深度育人平台,实行常态化实践作品展演机制,鼓励和勾引精良实践作品对外展示互换,不断推进体系化的实践传授教化改革,有力引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内驱力。

坚持交叉领悟,打造“主修+辅修+微专业”的立体式专业培养体系,培养“筋骨壮”的拔尖创新传媒人才。
推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培植发展深度领悟,开设打算思维、设计思维必修课,强化不同专业学生的新思维、新逻辑培养。
通过辅修专业为同学们供应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跨学科的学习机会。
设立微专业,通过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及开拓跨学科课程,打通主修及微专业学分认定办法,建立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的中传特色微专业育人模式。

坚持以文立品,打造“文化为体,课程为用”的通识教诲体系,实现“后劲足”的人才发展支撑。
看重提升学生文化涵养,实现以书养性、以文立品。
同时积极发挥教诲评价的“指挥棒”浸染,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创新提出“立德修身、博学明智、强身健体、尚美育心、勤恳竞先”+“特色赋能”六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本色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八、请您先容一下学校奖助学金政策。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坚持将“不让任何一逻辑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作为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郑重承诺,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渠道,以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为赞助,以困难补助、减免学费和社会帮助为补充的多元化帮困助学帮助体系,多渠道办理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问题,实现了学生帮助的全覆盖和精准帮扶。

学校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更为主要的是,以“育人”为主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诲实践活动,把温暖和关爱通报给每一逻辑学生。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学校设立了包括国家、学校、社会捐赠多个种别十余种奖学金,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设立了不同种类的院级奖学金作为有效补充,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九、学校近几年的就业及深造情形如何?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高度重视“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人才培养,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寻衅、驰骋于国际舞台的精良传媒人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有名学府”。

就业方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专业干系度高,紧张进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能做事业和教诲业事情。
就业去向单位紧张集中在中心和国家机关、中心及省市级电视台电台、各大媒体及互联网公司、企奇迹单位、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等。
学校持续推进访企拓岗匆匆就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校企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了人才供给侧和家当构造需求侧相互领悟,助力毕业生就业。
履行“就业助推工程”,细分待就业类型和就业辅导帮扶需求,分群系统编制定就业助推操持,精准识别重点群体并有效施策。

深造方面,2023届43.9%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个中27.5%为海内升学,16.4%为出国(境)留学。
除本校外,海内升学人数较多的高校依次为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十、请您先容一下学校咨询办法或联系办法。

李博: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章程、学院专业先容、分省分专业招生操持、历年录取分数、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高校专项操持招生简章等信息详见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微信小程序干系模块,招生咨询信息将于“中国传媒大学本招”微信公众年夜众号及时发布。
学校还组建了各省高招咨询***群,***群号将于高考前通过学校各官方平台向社会公布。
更多信息可关注:

本科招生网:zhaosheng.cuc.edu.cn

微信公众年夜众号:“中国传媒大学本招”(微旗子暗记CUC-zsc)

微信小程序:“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

招生咨询电话:010-65779370、010-65779256

招生咨询邮箱:cuczsb@c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