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活气器人竞赛指数”由中国高档教诲学会工程教诲专业委员会联合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发布。
紧张从获奖贡献、参赛贡献对25项高校机器人干系竞赛进行评估,展示干系高校及专业在机器人工程领域的竞赛实力。
本轮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共划分A+、A、A-、B+、B、B-、C+、C、C-等九个等级,对前50%的学校分省列出省内排序。

研发新中国第一个机械人!东南大年夜学首开“硬核”专业创全国独一!_机械人_东南年夜学 智能助手

海内本科院校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以2015年东南大学向教诲部申请并获批成立海内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为出发点,发展到2022年已有323所本科院校开设机器人干系专业,中国高校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走向发达。
而作为这一专业引领者的东南大学,在机器人领域中有着亮眼的表现——

2016年,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正式成立全国首个机器人工程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2021年,机器人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培植点(时年全国唯一);2022年,机器人工程专业入选首批江苏省产教领悟型品牌专业培植点,2021年和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

回溯历史,东南大学与机器人研究也有着不解的缘分,新中国第一个机器人便是从东南大学(当时的南京工学院)走出来的。
1958—1960年间,南京工学院女教授查礼冠造出全国第一个机器人。
她是我国机器人奇迹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掌握技能研究所的奠基人。

研制的机器人在大礼堂门前展出,背对镜头的女性为查礼冠教授

随着时期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东南大学在机器人研究领域亦创下诸多“第一”——

1985年由严学高教授任主编的中国第一本机器人期刊《机器人技能》面世;1991年严学高、孟正大教授成功研制我国首台智能装置机器人,使机器人在不该用力传感器的情形下也具有“力”的觉得;

……

而如今,面向国之所需,东大机器人研究攻坚克难。
聚焦前辈制造、智能建造等领域重大家当需求,东大科研职员成功研发出繁芜工况机器人自主感知与作业掌握关键技能,在机器人掌握系统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与编程、多机协作掌握与人机共融、多工艺繁芜作业掌握与系统集成等方面攻关“卡脖子”技能。

自主研发的国产可控三机器人协作无夹具焊接系统

作为学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证明,全国首届机器人本科班、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081161班以精良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全班均匀绩点3.522、50%人绩点超过3.5,四级通过率100%、600+占36%,六级550+占46%,各级竞赛获奖达121人次(包括9项国际级和15项国家级)覆盖率100%。

全班出国留学深造率约40%,海内顶尖高校保研率约30%。
28名同学中11人出国连续深造(美国5人,德国1人,日本3人,新加坡2人),保研8人/考研4人(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双一流高校)。

面向未来,东南大学将坚持创新驱动首位计策,环绕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能问题,开展专项技能攻关,为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供应更强有力的技能支撑。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高校学生竞赛与西席发展数据平台、东南大学官微、东大仪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