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CAIIAC丨人工智能优秀传授教化成果应用专题论坛重磅来袭!_人工智能_中国 智能问答

为全面履行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兴国计策,深入贯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方案》支配哀求,调动广大智能科技领军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通用人工智能与未来家当领悟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打造具有环球影响力的家当科技创新中央。
2024年4月12日—14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创新驱动•数智强国’—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颁奖仪式暨2023中国人工智能家昔时会”。

01

活动背景

近年来,环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家当变革迅猛发展,天生式AI、大模型和通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催生新家当、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点领域。
如何推动家当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能攻关,着力办理重大运用和家当化问题,积极造就新兴家当和未来家当,强化国家计策科技力量,加快新质生产力培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家当集群尤其主要。

勉励创新,智能担当。
2024年是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开拓培植苏州工业园区30周年,也是学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赋能苏州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探路、引领和示范浸染,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领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天下一流高科技园区,扩大学会与地方互换互助的关键之年。

02

论坛特色

2023中国人工智能家昔时会Chin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nnual Conference(CAIIAC2023)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理,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家昔时会。
作为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颁奖仪式的主题配套活动,大汇合闭门研讨、名誉表彰、高端论坛、产品展示、报告发布等核心板块于一体,是海内威信性高、规模较大、品牌力强、行业影响深远的年度人工智能标志性颁奖盛会。

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设置了“1+10+X”模式,含1场主论坛、10场专题论坛,以及威信颁奖、启动仪式、报告发布、科学之夜等特色活动。
主理方约请部委领导专家、两院院士、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褒奖委员会委员、提名及评委专家、获奖代表和企业家等研讨互换,发挥获奖项目团队、人工智能院校成果的学术、人才、技能和家当上风,在主题报告环节设置“智能系统——人工智能校长”专题报告会,重点磋商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能运用与家当生态协同发展。
通过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互换关键核心技能与未来家当创新,引发智能系统促进院校产教领悟深度思考和不雅观点碰撞。

03

报告亮点

4月14日下午,大会组委会将隆重推出“人工智能精良传授教化成果运用”专题论坛,约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马楠教授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工委会副主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陈雯柏教授共同担当论坛主席。
本次论坛还非常荣幸地约请来自全国有名高校和领军企业的威信学者和精彩专家,他们在人工智能的传授教化与运用领域取得了显著造诣,包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精彩青年基金得到者、国家级青年人才等学者专家齐聚一堂。
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精良传授教化成果运用方面,专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专业培植的探索与实践,探究办理人工智能传授教化中的实际问题,关注破解人工智能教诲中的热点难点,分享示范智能科技教诲领域的成果运用。

本次论坛旨在充分发挥中国人工智能教诲传授教化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工智能教诲专家的创新示范浸染,勉励更大范围的人工智能教诲事情者进一步将成果运用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我国人工智能教诲奇迹发展。
让大家一起用年夜大好人工智能这把“金钥匙”,积极拥抱科技与家当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期,共同推动智能科技教诲理论创新与实践。

在此,论坛组委会诚邀各界同仁到临本届大会,开坛论道,共襄盛举,共话人工智能时期的新变革、新机遇、新寻衅。

04

论坛日程安排

05

论坛组委会

Science Technology

论坛主席——马楠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操持项目卖力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卖力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智能感知与自主掌握教诲部工程研究中央副主任,CCF精彩会员,研究方向为交互认知、机器视觉、无人驾驶。
以第一完成人分别得到2022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技能发明二等奖;带领团队多次在国内外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比赛获冠军。
已在IEEE TIP、IEEE TNNLS、ICRA、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揭橥论文80余篇。
人才培养方面成果先后获第六届全国教诲科学研究精良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等。

Science Technology

论坛主席——陈雯柏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精彩会员,中国指挥与掌握学会理事,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监事,中国教诲发展计策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出版社专家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青年传授教化名师、勤信学者,北京高校精良专业课主讲西席。
担当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检测与模式识别研究所卖力人,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操持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获中国指挥与掌握学会科技进步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能奖。

06

论坛主题演讲者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新工科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黄河燕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CAAI Fellow 教诲部打算机专业教诲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信息技能新工科产学研同盟常务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措辞智能处理与机器翻译等领域的理论与技能创新、转化运用研究;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操持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973操持”课题、“863操持”课题等20多项国家级科研攻关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十余项科研褒奖,“全国精良科技事情者”,教诲部-华为“智能基座”精良西席。

报告择要

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培植是落实我国教诲强国计策的主要表示,在国家有关部门统筹方案下已取得积极进展。
但在专业培植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代价塑造办法单一、学生分类培养模式欠缺、科产教协同育人领悟不敷等痛点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自身特色,多维领悟创新,探索构建了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工科AI专业人才培养供应了北理方案。
报告将从构建代价引领的AI卓越人才综合本色能力培养模式、顶层统筹优化设计AI专业方向培养体系,及科产教深度领悟、双创融入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办法等几方面,分享北理履历,共同助力我国AI领域卓越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融通式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王蕴红

北京航空航天算夜学打算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IEEE/IAPR/CCF/CCAI Fellow,中国打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常务理事,紧张从事打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面的科研和传授教化事情,在威信的国际期刊和会议上揭橥论文300余篇。
曾任国际威信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等国际威信期刊编委、现任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编委,Pattern Recognition 副主编,曾任国际模式识别大会(ICPR)分会主席(Track Chair),国际打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打算机视觉大会(ICCV)等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由于在生物特色识别、打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面的贡献于2018年当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由于在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方面的贡献2020年当选IEEE Fellow。
曾获国家技能发明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际模式识别协会女科学家Maria Pretrou 奖、中国打算机学会夏培肃奖。
在人才培养方面,牵头培植教诲部虚拟教研室(模式识别课程群),得到北京市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获评北京市精良研究生导师,获评北京市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传授教化名师和传授教化团队。

报告择要

建立具有强烈义务担当意识、深厚根本知识、原始创新能力和前沿计策素养的顶尖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型人才孕育模式是争取人工智能科技计策主动确当务之急。
本报告将先容北航在融通式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在人工智能热潮和北航人工智能科研上风简介的根本上,剖析现有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知识融通式本研一体化课程体系、能力融通式创新型人才实践体系、科教融通式计策型人才养成体系三方面先容北航融通式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履历,末了简要先容取得的成效。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深圳大学人工智能特色人才的创新培养

主讲人:李倔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精彩青年基金得到者,国家重点研发操持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广东省精彩青年基金得到者,深圳大学大数据系统打算技能国家工程实验室实行主任,深圳大学打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大数据剖析与处理工程技能研究中央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传授教化团队卖力人。
环绕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医疗展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操持项目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2项,青年1项,揭橥论文200余篇,sci论文150余篇,中科院一区70篇,Science子刊1篇,IEEE 汇刊53篇,13篇高被引,3篇热点论文。
专利授权复兴等公司,荣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荣获国家传授教化成果二等奖1次,4次荣获广东省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创建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获批教诲部首批国家当代家当学院。
担当IEEE会刊等8个期刊编委,连续4年入选斯坦福大学评比环球顶尖科学家榜单。

报告择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高效培养高本色运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工智能人才成为各高校亟需办理的关键问题。
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基于新工科的理念,面向科研和家当链对人工智能(AI)领域人才的急迫需求,采取产教领悟的办法,以“课程学习+实训+认证+就业”四位一体的改革思路为紧张抓手,基于深圳大学腾讯云认证中央等平台,以腾讯特色班、实践基地、联合实验室、培养方案、认证中央与课程共同设置等互助办法,有效结合腾讯公司的家当上风,有效办理高校培养与家当不敷的问题,培养与家当紧密凑集的高水平人工智能行业人才。
在此根本上,目前进一步结合科教领悟、国际化互助,开展IEEE班的人才培养。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智能时期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曾丹

上海大学通信工程系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长期从事目标检测、识别与三维测定方向研究,曾获202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传授教化成果勉励操持一类、2023中国产学研互助创新成果一等奖、2021上海市传授教化成果二等奖、2022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从2020年起兼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青工委委员、《IEEE T-MM》编委、《IEEE T-CSVT》编委、IEEE多媒体系统及运用技能委员会委员、IEEE多媒体旗子暗记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曾任中国打算机学会CTO CLUB(上海)副主席(2019-2023年)、IEEE第23和24届国际多媒体旗子暗记处理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

报告择要

为办理智能时期,处于运用前沿的信息家当对人才跨界领悟能力的急迫需求,上海大学领衔探索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依托“理事会-书院+学院”前辈办学机制,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复合、系统融通”的课程体系,知足跨学科的知识需求;改革“跨校企实践、虚实结合、综合创新”的实践育人模式,适应跨行业的能力需求;“跨时空区域、灵巧多样、自决自控”的泛在化传授教化机制,支撑跨时空的学习资源需求。
经由长三角和沪滇互助三校协同多年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高度肯定,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果引领示范引发高教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交叉驱动的新工科专业培植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陈东岳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
长期从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打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研究,在ICCV、IEEE会刊、Pattern Recognition、自动化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等国内外主要期刊及国际会议上揭橥论文80余篇;曾荣获辽宁省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宝钢精良西席等奖项;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操持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子课题、国家973子课题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报告择要

先容东北大学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交叉领域面向国家人才计策、市场需求变革和人才供给侧构造改革需求开展新工科专业培植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内容紧张聚焦新工科专业培植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传授教化资源系统化培植、专创领悟培养模式和传授教化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举措与成效,分享新工科专业培植与传授教化改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履历教训,磋商人工智能干系专业培植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

Science Technology

报告主题:“产学研赛”四位一体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主讲人:于乃功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研究中央主任、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及科普事情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诲事情委员会委员。
他长期从事机器人学与机器人技能、打算智能与智能系统、机器视觉研究。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973、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得到省部级及市级科学技能进步奖3项;得到和申请专利50余项,包括已得到授权的美国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揭橥学术论文100余篇,个中被国际著名检索工具SCI、EI收录80余篇。

报告择要

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环绕机器人工程新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打造了完备的“产、学、研、赛”四位一体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订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多专业多学科深度交叉领悟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竞赛体系和平台,并依托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践传授教化“三全育人”团队,通过履行全员全过程导师制保障“产、学、研、赛”四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实践,进而推广至北京工业大学乃至全国其他高校的自动化、电子信息、打算机、智能制造等其它干系新工科专业。
报告将分享以上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详细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07

圆桌对话主题及高朋

对话主题

主持高朋:马楠

对话主题:

1. AI大模型驱动的教诲变革与实践

2. 人工智能驱动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

3. 产教领悟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4. 聪慧教室的传授教化办法

5. 未来趋势: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前沿寻衅与发展

Science Technology

对话高朋:林云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前辈船舶通信与信息技能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智能无线电技能、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大数据剖析与挖掘、软件和认知无线电、信息安全与对抗、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研究,揭橥论文100余篇,高被引论文8篇,期刊和会议精良论文10篇,总引用超过6000次,授权专利30余项,得到国防科技进步、中国指控学会技能发明等一等奖5项,别的省部级褒奖3项,团队获评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事情室;担当中国指挥与掌握学会航天指挥掌握专委会常务委员,IEEE Internet of Things、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等10余个期刊编委。

Science Technology

对话高朋:吕钊

安徽省杰青,现为安徽大学打算机科学与技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他长期从事脑机接口技能研究,在IEEE TNSRE、IEEE JBHI等学术期刊上揭橥了超过50篇论文;曾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届中部六省高代价专利大赛二等奖1项,安徽省传授教化成果一等奖1项,其它各种褒奖4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操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为安徽省打算机根本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卖力人。

Science Technology

对话高朋:毋立芳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紧张研究方向为图像***内容剖析、智能3D打印、人脸活体检测等。
近年来承担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操持项目等20余项,在IEEE TAFFC、IEEE TCSVT、PR、ACM MM等揭橥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PRCV2021 最佳论文提名奖,获北京市技能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技能发明二等奖、中国体育学会科学技能奖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技能奖三等奖各1项,入选2022年度都城最美巾帼奋斗者,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精良科技事情者称号。
中国打算机学会(CCF)、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理事,中国打算机学会(CCF)精彩会员,CCF打算机视觉专委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CSIG视觉大数据专委会常务委员。
《旗子暗记处理》、《中国科技论文信息卷》、《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委,参与组织PRCV2019、NCIG2020、ChinaMM2020、PRCV2021、PRCV2022、ChinaMM2023等。

Science Technology

对话高朋:杨涛

2012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12至2014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任职博士后;2014至2016年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先任职博士后,后晋升为Scientist;2016至2019年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任助理教授;现为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繁芜系统协同掌握和优化等领域的研究事情。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操持课题等。
研究成果揭橥论文百余篇,个中IEEE汇刊和IFAC会刊论文30余篇。
获美国橡树岭大学同盟Ralph E Powe青年教授奖。
现任《自动化学报》副主编、IEEE TNNLS、IEEE TCST等期刊编委。

Science Technology

对话高朋:李立耀

现为福建技能师范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
致力于人工智能、网络做事质量、网络行为学、非遗数字化等方面研究事情。
主持中心支持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等传授教化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诲部基金、清华-思科联合实验室项目等各种课题10余项。
公开刊物揭橥论文3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项,副主编教材1部。
曾得到校”好老师“、“教书育人”前辈个人、“精良***员”、“教坛新秀”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