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水青

孟晚舟宣布周全智能化任正非强调算力为王!华为吹响人工智能号角_华为_模子 绘影字幕

编辑 | 漠影

时隔两年,孟晚舟再次刷屏了!

两年前的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结束千日禁足从加拿大归国,国人欢呼她走出美国无理控诉的阴影;两年后的2023年9月20日,已任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的孟晚舟一席红衣亮相,宣告了华为十年来的首次重大计策转向。

“为了捉住AI这一历史性的计策机遇,华为提出All Intelligence(全面智能化)计策!
”孟晚舟在上海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2023上说。
这是孟晚舟就任后首次从集团层面发布华为公司新计策,也是华为自2013年提出All Cloud计策后十年来首次调转船头,将其多年AI布局全面拔高。

孟晚舟

全面智能化计策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主见不谋而合,而任正非更进一步强调“大算力”。
在8月尾任正非与ICPC基金会及教练和金牌得到者的学生的发言中,任正非称:“我们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根本便是大算力,本日的年青人,来日诰日有可能便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袖!
”任正非的话外音,则是点明了AI大模型时期“得算力者得天下”的逻辑,让人遐想到近期华为麒麟、昇腾芯片等一系列研发落田主冲要破。

任正非

当下正值大模型掀起AI算法与算力的竞赛,除了华为,海内其他科技巨子如阿里、腾讯、百度、字节等也已悉数了局。

市值超2000亿美元的阿里,刚刚在9月11日宣告启动“AI驱动”为一大计策重心;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实行官马化腾称大模型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而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宣告All in AI则更早,此外字节跳动等大厂的高层虽然发声较少,但大模型技能、产品、生态的动作一样没少……

科技巨子们面向AI全军出击,无疑将改变中国大模型家当格局和发展进程。
随着AI大模型推动AI生产从作坊式走向规模化,科技大厂处于更加主导的地位。
中国大模型家当会走向赢者通吃还是百花齐放?这场AI和算力的世纪之战又走向何方?引起百口当关注。

一、孟晚舟赌大将来十年,华为全面智能化

首先从华为全面智能化计策提及。
这一新计策发布看似溘然,实则在几个月前就已有迹象。

就在前几天,华为最新款手机Mate 60 Pro接入盘古大模型,让人们看到了大模型融入华为离用户最近的终真个加速度。

而在7月7日的华为开拓者大会2023(Cloud)上,当时华为云总裁张安然接管智东西等媒体的采访时就提到,盘古3.0大模型推出的背后,华为云已经“All in AI(全面投入人工智能)”。
不过在当时这仍是云业务部门层面的定调,张安然也并未对如何All in AI展开解读。

本次,孟晚舟宣告华为全面智能化计策,可以说为华为此前的一系列举措一锤定音。

孟晚舟明确了全面智能化计策的目标:“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并做出了三点细化:

1、首先,要让所有的工具可联接。
这不仅仅是物理实体的,也包括逻辑的、虚拟的;这不仅仅包括数字化的设备,也包括传统的终端和装置;这不仅仅要使数据上得来,也包括意图下得去。

2、其次,要让所有运用可模型。
通过大模型范式,让智能运用快速惠及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每个组织。

3、第三,要让所有的决策可打算。
以算力的无所不在,加速智能的无所不及,并且让数据在算力中不断地开释潜力。

全面智能化,很可能是华为全公司管未来十年的新计策,意味着这艘大船将开向何方。

回顾华为公司层面船头调转的节点,从2003年开始,CT和IT在网络根本举动步伐技能中相遇,华为提出All IP(全面通信协议化)计策,推动通信领域的各种技能制式和协议统一,促进了联接的无处不在。
华为支持了环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张网络的稳定运行,联接了环球1/3以上的人口。
华为承建的5G网络,体验持续领先。

2013年,随着云打算技能的发展,华为提出All Cloud(全面云化)计策,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升级。
2017年,华为公司宣告,要打造天下的“五朵云之一”。
如今,这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环球客户的信赖,华为云已成为环球增速最快的主流云厂商之一,在环球支配了30个Region、84个可用区,聚合了环球4.2万家互助伙伴、500万名开拓者,做事了环球300万家客户。

2023年,华为提出了All All Intelligence(全面智能化)计策,开启新征程。
“从All IP,到All Cloud,十年一个台阶,我们从未停滞努力。
”孟晚舟说,“为了捉住AI这一历史性的计策机遇,我们提出All Intelligence计策。

华为近30年来的计策变革脉络

二、任正非了局划重点,得算力者得天下

全面智能化,也意味着华为要全面投入大算力。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8月尾的一次发言中称:“第四次工业革命波澜壮阔,其规模之大不可想象。
本日的年青人是未来大算力时期的领袖!
”他强调四次工业革命的根本是大算力,招揽算力人才,则预示着华为将汇聚力量打破当下严厉的算力瓶颈。
这在孟晚舟本次的演讲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孟晚舟在发布会上谈道,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是核心动力。
大模型须要大算力,算力的大小,决定着AI迭代和创新的速率。
算力的稀缺和昂贵,已经成为了制约AI发展的核心成分。
面对这样的制约,孟晚舟明确提出华为要:“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提升“软硬芯边端云”的领悟能力,知足各行各业多样性的AI算力需求……华为将充分发挥在打算、存储、网络、能源等领域的综合上风,改变传统的做事器堆叠模式,以系统架构的创新思路,着力打造AI集群,实现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设计,打破算力瓶颈。

众所周知,华为自2019年起因美国实体清单禁令限定无法利用前辈制程,导致其旗下的麒麟、昇腾等芯片遭受重挫。
而当下随着Mate 60 Pro传出打破芯片限定的旗子暗记,华为很可能已经找到了大模型大算力芯片限定的破解之道。

而按照任正非划的重点,从“AI+芯片”核心出发,华为的全面智能化一张计策蓝图已经初步成型。

我们可以把韶光线拉长到过去半年来看华为的动作。
首先在大模型方面,华为已将自研大模型落地与第三方大模型MaaS(模型即做事)并重。

环绕自研大模型,华为云于2020年就启动盘古大模型立项,2021年4月推出盘古系列大模型,包括业界首个千亿参数中文措辞预演习模型,并在当时就现场演示了对话机器人。

2023年,随着ChatGPT爆火环球,华为在大模型方面却一贯隐而未发。
直到7月7日,在华为开拓者大会2023(Cloud)上,华为云宣告推出盘古大模型3.0。
盘古3.0供应100亿参数、380亿参数、710亿参数和1000亿参数的系列化根本大模型,预演习数据中包含了超3万亿tokens,推出了NLP大模型的知识问答、文案天生、代码天生,以及多模态大模型的图像天生、图像理解等全新能力集。

当时,智东西与部分媒体对张安然等华为高管进行了采访。
当被问及华为云做大模型的差异化竞争力时,张安然尤其强调行业结合:“我们的科学家、数学家可以下到矿井、蹲车库、下田头,因此盘古真的是和行业的痛点深度结合而来,这是华为盘古大模型最大的上风。
”就在7月6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登载了华为云盘古气候大模型成果。
以行业大模型为差异化打破点,华为正探索将盘古大模型在政务、煤矿、金融、气候、制造、医药研发、铁路等行业落地。

再看看第三方大模型做事,9月20日,华为云正式面向环球企业和开拓者上线昇腾AI云做事“百模千态”专区。
“百模千态”专区收录了业界主流开源大模型,并支持企业基于昇腾AI云做事进行适配和优化,供应丰富的运用开拓的工具链。

除了在大模型算法和开放平台方面,华为在AI家当链方面布局较广。

比如环绕AI工程化平台,华为昇思MindSpore AI框架实际上是超20家大模型的背后秘密武器。
昇思供应大模型全流程使能体系,覆盖从大模型开拓、演习、微调、支配的全流程做事支持。
根据IDC在7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2022年市场份额》,2022年机器学习开拓平台市场规模达35.4亿元,华为云仅次于第四范式,凭借31.1%的份额霸占市场第二。

环绕AI求解器,这是机器措辞与用户的桥梁,华为云天筹求解器将运筹学和AI相结合的云做事产品,可为企业带来新的运营办法和决策办法,一举在2023 WAIC上斩获大会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SAIL奖(Super AI Leader)。

在底层存算网根本举动步伐方面,华为云昇腾AI云做事在乌兰察布和贵安于7月初上线。
据称昇腾AI云做事千卡演习30天长稳率达到90%,断点规复时长不超过10分钟,支持华为MindSpore以及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AI框架,支持便捷迁移。

华为为浩瀚大模型企业供应存算根本举动步伐。
比如智谱AI推出的智谱GLM昇腾大模型一体机背后,便是基于华为昇腾系列AI处理器。
而近期,中科院自动化所推出的紫东太初、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推出的训推超领悟一体机,也都基于华为AI大模型存储产品。

在生态互助方面,华为云加速链接行业龙头,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与包括视觉中国、万达、恒生电子、天眼查、润达医疗等浩瀚各行各业的伙伴建立了互助关系,或发布行业大模型。
9月21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AI生态加速营开营,招募30余位精良创业者共创大模型落地。

可以看到,华为在AI领域的布局之深和广,并不是一日之功。
全面智能化计策的推出,则是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是华为长期AI布局的一次拔高。

三、科技巨子All in AI,大模型家当变天

进入大模型时期,AI生产正走向规模化,这意味着资源和市场很可能向头部科技巨子汇聚,大模型家当的格局也将发生大的改变。

正如孟晚舟所说:“从小模型时期到大模型时期,AI技能的实用性发生了质的飞跃。
”大模型通过接管海量知识,一个模型可以适配多种业务场景。
这种AI技能实用性的变革,正在改变AI家当的生产办法:大模型使AI从作坊式开拓和场景化定制,走向工业化开拓和场景化调优。

有名行研机构IDC今年5月对基于大模型的AI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估量中国AI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超过147亿美元,到2026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63亿美元。
可见大模型运用市场的开释很可能就在未来的三年里,面向这一可不雅观市场,海内紧张的科技巨子都已经行动了。

提出全面AI化类似计策的不仅有华为,还有其他海内压倒一切的科技大厂。
包括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大厂都已经明确表态和采纳行动,字节跳动等新晋大厂相对隐而不发,但深扒技能、产品、生态布局一样不少。

首先是阿里,可以说和华为反应的速率险些同等。
9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新任CEO吴泳铭上任的第一天,他就发布全员信首先确立了两大计策重心:用户为先、AI驱动。

如何AI驱动?吴泳铭提出对三类业务加大计策性投入,分别是:技能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以及环球化的商业网络。
吴泳铭在信中提到,未来十年“最大的变量毫无疑问是AI带来的全行业深刻变革”,“如果跟不上AI时期的变迁”就一定会被取代。

另一大科技巨子腾讯还未宣告集团性计策转向,但行动也解释了统统。
其董事会主席兼首席实行官马化腾在此前的股东大会上也难得地放出了大尺度论断:“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以为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

腾讯于9月7日宣告其自主研发通用大模型混元正式向家当亮相,同时宣告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腾讯会议等超50个腾讯业务和产品都要接入大模型,这险些等同于宣告All in AI。

而海内大模型最早的“扛旗者”百度All in AI的步伐要更早。
5月26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关村落论坛上说:“人工智能再次成为人类创新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第四次家当革命正在到来,而这次革命因此人工智能为标志的。
”百度是今年最早发布大模型产品、推出企业级做事和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科技大厂。

其余,字节跳动等新晋大厂的态度相对低调,但行动上一点不落下风。
字节旗下的云品牌火山引擎于6月发布的MaaS云产品火山方舟,集成了市场上主流的第三方大模型;抖音旗下的对话机器人产品“豆包”已公开上线;此外,旗下数据智能平台等业务纷纭接入大模型,背后大量购入GPU的也不断传出……有些动作甚至比老牌科技大厂更快。

可以看到,短短半年,海内大模型家当格局已然风向转变。

如果说在2023年上半年,大模型家当还是AI创企在扛旗叫嚣,那么在2023年下半年,大模型家当已经是科技巨子扛枪冲锋。
做黑寡妇还是黑地皮?包括华为在内的科技大厂都已经到了决议时候,这或许关系到未来十年的发展。

结语:大模型时期,科技巨子竞赛“AI+算力”

随着华为科技大厂纷纭All in AI,当下已到了大模型家当格局变革的关键节点。
AI大模型在降落AI落地门槛的同时,将AI生产推向规模化和场景化,也意味着资源和市场可能向大厂倾斜。
科技大厂在这场AI竞赛中霸占主动权,但科技大厂之间的竞赛也依然激烈,一场抢滩大战才刚刚开始。
拼计策、拼技能、拼人才、拼生态,只会愈演愈烈。

竞争的另一壁,是科技大厂都希望带领创企、行业伙伴、开拓者一同将市场蛋糕先做大。
为此,孟晚舟也提出“在此进程中,通过算力底座、AI平台、开拓工具的开放,支持主流大模型在智能化时期的‘百花齐放’,华为努力做好‘百花园’的黑地皮。
”而谁能够真正将百花园和黑地皮做起来,谁也有望在未来十年的大航海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