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一贯强调自己不止是一家汽车生产厂商,但是这一次,特斯拉彷佛真的要变玩法了。

马斯克:不和中国对手「卷」只有 AI 才能救特斯拉_特斯拉_马斯克 绘影字幕

当地韶光 4 月 5 日,路透以「独家***」的字样,宣布特斯拉已经在今年 2 月尾的一次内部会议中,「放弃(scrap)」了操持中将于两年后上线的全新廉价车型。

这个在特斯拉内部代号为「Redwood」的新车型,也被外界称作「Model 2」。
由于无论从尺寸还是售价,它都被认为是一台更小号的 Model 3,目标则是为特斯拉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以完成马斯克曾经豪言的 2030 年两千万辆的发卖目标。

传闻中,Model 2 的售价将下探至 2.5 万美元(折合约 18 万元公民币),比 Model 3 还要低 30% 旁边,有望于 2025 年年终开始生产。

马斯克很快便驳斥了路透的这则独家***。
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更故意思的是,几小时后他溘然在个人 X 账号上放出猛料:

特斯拉 Robotaxi(无人出租车)将于 8 月 8 号发布。

马斯克在 X 上官宣 Robotaxi 曝光日期|图片来源:X

路透很快跟进了马斯克的回答,表示特斯拉正在将原来用在 Model 2 的精力,转向 Robotaxi。

当 Waymo、Cruise 等美国无人驾驶出租车陷入政策和营收泥潭、中国无人驾驶公司都在降级成 L2 为车企打工的时候,为什么特斯拉要「砍掉」备受期待的 Model 2,转向目前仍看不到方向的 Robotaxi?马斯克,又不才一盘什么大棋?

01 先有 Robotaxi,

后有 Model 2

乍一看,这是一个有些奇怪的比拟。

由于 Model 2 和 Robotaxi 对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前者代表着我们如今熟习的这个特斯拉,依赖汽车零售,从 C 端消费者那里直接赢利,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特斯拉一贯是环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品牌;而后者则对应着一个集出行、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即是一体的全新行业,放眼环球,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从 Robotaxi 项目上正向盈利。

但如果外媒的宣布并非毫无根据的疑神疑鬼,我们倒也可以从车辆研发的逻辑中,找到特斯拉在 2024 年 Q1 做出商业重心切换的情由。

完备从零开始,正向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须要长达数年的韶光。
但如果基于一个成熟的平台,那么开拓韶光将会大幅缩短,这也是为什么当代汽车工业强调平台的主要性。
在去年上市的由艾萨克森撰写的《马斯克传》里,就提到了 Model 2 和 Robotaxi,实在都基于特斯拉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平台。

而且,某种程度上,是先有马斯克对付 Robotaxi 的执念,才有了对付 Model 2 的研发。

从韶光角度上,马斯克第一次提出要设计一款「没有方向盘和加速制动踏板」的汽车,发生在 2016 年;而特斯拉内部第一次提出要造出一台比 Model 3 更便宜的廉价汽车,则发生在 2020 年,而马斯克对这款廉价车型一贯兴趣不大。

事实上,当马斯克 2020 年在内部毙掉 Model 2 项目的时候,特斯拉首席设计师 Franz 就开始打着研发 Robotaxi 的旗号,暗中推进着 Model 2 的影子操持了。

在《马斯克传》里,作者表露,马斯克真正批准 Model 2 项目,已经是 20222 年 9 月的事了。
Franz「画饼」的办法,正是投其所好,表示 Model 2 和 Robotaxi 可以「一鱼两吃」,由于二者基于同一个架构开拓,而且 Model 2 的销量可以达到 Model 3 和 Model Y 这类车型的两倍。

艾萨克森在书里写到,结束和 Franz 的会议后,马斯克第一韶光和他进行了互换,但对 Model 2 他展露出的并不是期待,而因此为「这不是一个多令人愉快的产品」。

马斯克并没有在 X 平台上再透露关于 Robotaxi 的其他信息,我们也并不知道 8 月 8 号的「发布」将会有若何的内容。
不过,按照此前表露的 Model 2 韶光线,这款同平台车型间隔规模化生产大概率还有 1 年韶光。

02 卖车哪有卖 AI 性感?

只管一贯有一种戏谑的说法,说马斯克是在用从特斯拉赚来的钱,去补充他在 SpaceX 上追逐自己火星梦的亏损。
但从马斯克对付特斯拉这家公司的经营思路来看,特斯拉显示不止是一家仅靠售卖硬件来赢利养家的公司。

这次回怼路透「说谎」的时候,马斯克还在 X 账号上贴出了他在 2016 年发布在特斯拉官网的「第二步整体方案」,个中提到:一开始生产小批量的汽车,是为了赢利后实现规模化,打造更多人可以消费得起的电动汽车。
但他在那篇 2016 年的文章里就提到:特斯拉可能「不太须要比 Model 3 更低本钱的车辆」。

也正是在那一年,马斯克在内部第一次提出 Robotaxi,并在全天下大力「鼓吹」自动驾驶即将到来,核心便是要开拓特斯拉这家公司的「第二曲线」。
这些年来,特斯拉市值在汽车行业领跑的主要缘故原由,便是很多投资者不仅仅把它当成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或者用老马自己的话说,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Robotaxi 的商业想象,不止于 C 真个硬件发卖,也有 FSD 带来的软件订阅收入——硅谷的软件公司在前 AI 时期的利润率要远高于底特律、日本韩国的硬件公司。
此外,如果自动驾驶技能取得打破,那么 Robotaxi 便可以在出行领域里占得先机,依赖更高的效率打败目前的出行平台,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换句话说便是,共享出行这个新生事物,有可能被 AI 这个更新生的事物再次颠覆。

当然,除了自 2016 年开始的这个操持,从当下的外部竞争环境看,特斯拉显然还有更多把目标从硬件转移到 AI 上的情由。

首先,它们要面临来自中国市场的全面竞争。
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被比亚迪反超,丧失落了纯电车型的发卖冠军。
马斯克也在古迹互换会的时候预测,2024 年特斯拉的增速将比 2023 年进一步放缓,话音刚落,2024 年第一季度它们便遭遇了疫情以来的首次销量下滑。

其次,对付特斯拉这样一家来自于硅谷的环球公司来说,它们更善于的是定义产品,而非在供应链上进行各种快速调度。
Model Y 是目前环球最脱销的单一车型(不止是电车),但它已经发布了 5 年,而且在今年将不会推出任何改款。
而把Model 3 当成竞争对手的小米 SU7,在正式交车之前,就对 Pro 车型中关于电动尾翼的实体按键进行了优化,这是硅谷公司难以达成的胆怯相应速率。

还有价格上的威胁。
比亚迪最早依赖混动车型和精良的燃油效率发财,如今进入纯电市场,也推出了 1 万美元级别的海鸥车型。
这彷佛一下子就让 2.5 万美元的 Model 2 不喷鼻香了。
也难怪在收购推特后大谈自由的马斯克也开始不讲贸易自由了,提出必须对中国车企实施贸易壁垒,否则美国市场的玩家就没戏了。

末了一点,随着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皮卡车型 Cybertruck 也被马斯克自己认为「自掘宅兆」,影响了内部的出牌节奏,以是特斯拉不只要面临中国玩家的围剿,还将在本土面对来自国外其他传统玩家的竞争。

03 Robotaxi,精确但是很难

不过,无论外界竞争格局怎么变,特斯拉现在依然是环球最大的纯电汽车生产和发卖厂商。
然而,选择 Robotaxi,在这个阶段看起来依然是个有些猖獗的选择。

美国无人出租车市场的另一个巨子,通用旗下的 Cruise,在 2023 年下半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剧情。
8 月,Cruise 在旧金山拿到了全面开放商业运营的资质——即不限时段、不限行驶区域且全无人的商业运营。
但由于连续发生交通事件,以及「引发交通堵塞」从而间接导致去世亡,Cruise 的运营牌照在 11 月被加州政府吊销,其原型车 Origin 停产,公司也被迫裁员。

不止是 Robotaxi 领域,环球全体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公司,大多都在 2023 年将方向转向了更好量产的 L2 或 L2+智能赞助驾驶,以更好的得到成本市场的信赖以及通过和车企互助为自身「回血」。

那么,如果特斯拉进军 Robotaxi 领域,现在究竟有哪些寻衅,又有哪些上风?

首先是技能层面。
特斯拉的 FSD 在 L2+自动驾驶领域里,是「遥遥领先」的存在。
它采取了纯视觉+无图的方案,既节约了激光雷达的硬件本钱,也节约了和高精舆图干系的运营用度——海内玩家里,有做纯视觉的,也有做无图的,但还没有任何一家可以把两者结合。

此外,从 FSD V12 的 Beta 版本开始,特斯拉就大量删除了和规则干系的算法代码,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端到端方案。
大略来说,便是只管即便不通过穷举每一种可能的情形,让系统机器地「实行」某种操作,而是用类似人类思考的办法,让系统自己「学习和判断」下一步操作,提高了系统的泛化能力。

以是,基于 FSD 的能力,特斯拉在技能上的积累是有一定上风的。
不过,L2 级别的赞助驾驶和 L4、L5 级别的无人驾驶还是有差异。
海内一家专攻 L4 智驾公司的高管曾经见告极客公园,L4 和 L2 就好比足球天下杯和篮球奥运会,虽然都是竞技运动,但确实两个不同的项目,并不能理解从大略的递进关系。

还有本钱问题。
目前量产 Robotaxi 车型的紧张办理方案,大多是在已有原型车的根本上,通过加装激光雷达等一系列硬件,成为一款改装车。
据赛博汽车援引业内人士的说法,目前海内 Robotaxi 单车本钱普遍在 50-60 万之间。

按上述 L4 智驾公司另一位高管的说法,Robotaxi 的短期内商业化目标,是要把改装车和原型车之间的差价降到大约 15 万元以内。

当然,也有一些玩家和特斯拉一样,开始正向研究 Robotaxi 车型,而不是采纳「魔改」的方法。
Cruise 已经停产的原型车 Origin,大规模量产后的单车本钱大约在 5 万美元;百度在 2022 年表示,第六代 Apollo RT6 的本钱在 25 万元。

而关于 Robotaxi,目前已知信息除了它和传说中售价 2.5 万美元的 Model 2 属于同一平台外,还没有更详细的硬件信息。
但基于这个 比 Model 3 更小的车型平台,以及特斯拉一向的纯视觉方案,特斯拉 Robotaxi 的本钱掌握能力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其他的考虑可能还包括来自从汽车发卖进入出行行业,面对的其他问题。
这个中既有技能,也有不少「人间逻辑」。
例如法律规定,还有无人出租车行业对已有网约车市场、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

从大体来看,特斯拉该当会逐步避免在零售的正面沙场和中国玩家们硬碰硬。
基于 AI 能力的 Robotaxi 是一步奥妙的变招,但在这个长周期的新行业里,险些可以肯定的说,马斯克又要面临他在特斯拉、SpaceX、Neuralink 等公司初始阶段遭遇过的困境。

本文源自极客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