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伪“人工智能”为饰辞成本能否终结通俗人的饭碗?_人工智能_成本
到底是“科技进步神速”?还是“成本造神”?
无人出租车的大面积投放,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的科技进步?还是成本巧扬名目,对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侵略?
作为那个被提前锁定的普通人,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被替代,该如何应对?
无人出租车的大面积投放,彷佛让大部分人都变得焦虑起来,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失落业率不断上升的大环境下,一种莫名的惶恐和不安充斥着全社会。就连笔者这类对所谓“人工智能”嗤之以鼻的业余程序猿,也不得不写点什么,来平复一下心情!
然而,笔者并不是为人工智能时期的到来而担忧,而是对假借“伪人工智能”大肆侵略公共资源,为私有成本谋利的行为感到不安[酷拽]。
而这种“成本假借科技进步和改进公共做事,收割社会资源和劳动成果”的套路,已经反复上演,造神、收割、跑路之后,留下的只有几个落马的官员和一地鸡毛,拿走的却是巨额资金和一个行业几十年的利润。
以所谓的“人工智能无人网约车”为例,无人车的投放,并不是和有人出租车的公正竞争,而是借着科技进步的名义,天经地义的享受了“低门槛行业准入”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路权”,同时,享有对“道路、机动车名额等公共资源”的无限、无偿霸占,并且收益归私营成本所有。
这种成本借科技进步,免费占用无限公共资源为私有成本谋利的模式,已经在互联网时期反复上演,并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对社会的正面代价非常有限。
终极都是成本跑路,权力腐败,行业衰败,社会公共资源进一步被垄断或侵略。
那么,无人网约车会是下一个吗?
往后不断冒出来的所谓要替代人类的各种“人工智能”,该当享有特权吗?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