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AI产品一贯抱有好奇之心,恰好前端韶光卖力了我厂手机系统AI产品“聪慧识屏”的落地,分享一些产品设计中的所思所想,大家轻拍。

真实案例:人工智能(AI)产品设计复盘_用户_聪明 智能助手

产品示意图如下(避嫌,用友商),一种无搜索框的搜索功能,用户可以在任何APP(运用)里,通过单指长按目标区域的文本或者图片,来获取所须要的信息或做事。

示例中“战狼、战狼2、战狼3被识别为电影”用到自然措辞处理技能(NLP),故而聪慧识屏被划分为AI产品系。

AI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宣扬观点,但是,用户不会为AI技能买单,只会因AI产品能更好的办理问题才利用。
AI产品还得回到产品的实质,下文从三个点展开:

聪慧识屏要办理的问题;聪慧识屏供应的办理方案;AI技能特点相对应的产品设计原则。

聪慧识屏要办理的问题

安卓APP是一个个可供应垂类标准化做事的信息孤岛,只会支持APP内的信息做事搜索,没有对外搜索的意愿和通道,信息流转不畅会带来一些麻烦,举个例子:

想搞明白“亲爱的,热爱的”是什么,目前紧张的操作路径如下:

触发文本选择状态——选择相应的文本(亲爱的,热爱的)——复制 ——系统切换APP——找到目标APP(百度或者豆瓣)—— APP内搜索——回到触发运用(微信);

可以看出“操作麻烦(光标好难操作,我的红萝卜大拇指啊!
)”且“操作路径长”,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且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碰着类似问题。

其余一个层面,资源侧,比如百度、豆瓣等,对付流量的须要是永恒的,精准的流量更是来者不拒。
综合用户和资源角度,办理这个问题的代价就凸显出来。

由于各APP内的信息只有系统级别可以授权获取,手机系统变成了最适宜也最该当的问题办理方,且因可以拿到更多的“搜索前”场景信息:高下文信息、环境信息和用户信息,搜索的效率有机会优于通用搜索引擎。

聪慧识屏供应的办理方案

上文提到的例子在聪慧识屏的操作路径,so easy!

可以看出,相较于用户当前“操作麻烦,操作路径长”办理方法,聪慧识屏是一个便捷触达所需信息做事的搜索通道,紧张从做事触达效率和做事质量两个层面去拉大“新旧体验差”,两个点:便捷触达和做事知足。

1. 便捷触达

用户利用APP时,内容浏览或功能利用是主诉求,搜索是低频高等需求,因而,聪慧识屏须要被用户主动唤起。

便捷触达是指功能唤起的办法友好,触达想搜索信息的操作路径短。

功能唤起的办法在比较了“手机物理键、单指长按、单指大面积长按、双指长按、复制后”等办法后,选用了“单指长按”,有以下考虑:

用户已有的办理路径便是从“单指长按”开始,采取这个手势,聪慧识屏相称于在用户有搜索意图的旗子暗记时就去提醒用户:这有一条捷径!
单指长按是一个别系常用手势,且可以收敛用户目标搜索词的区间,给用户少但精确的选择;单指长按也会带来误触的负面体验,这块可以通过一些技能手段来处理,减少负面影响。

“单指长按”指定了目标区域,但是系统还是没办法判断用户想搜索的关键词或意图,只能多拿目标区域文本(现在以段落来单位),提取干系关键词及做事,让用户去选择,图片也是类似情形。

综上,聪慧识屏流程有三部分:功能唤起、做事选择、做事浏览。

触达信息的路径要短,就要每一个部分展示尽可能多的必要信息,能在“做事选择”卡片侧给的信息就在卡片侧给,比如快递当前状态、航班车次的出发到达信息都尽可能放在“做事选择”的卡片侧,用户瞅一眼就结束;用户有须要理解更多详情时,再以“做事浏览”的办法去知足。

2. 做事知足

做事知足是指根据用户触发关键词供应的做事是精准且有代价的。

雅虎提出的搜索意图三大分类:导航类、信息类、资源做事类,在聪慧识屏中依然有用,只是会有一些手机的分外场景,比如聪慧识屏会覆盖“淘口令、吱口令”这样由于腾讯和阿里巴巴相互屏蔽衍生的导航类需求。

手机系统生态中,用户会用APP来知足头部已标准化的需求,搜索引擎来办理中长尾的需求。

聪慧识屏也是尽可能延续用户这样APP做事为主,搜索引擎赞助的思路。

目前聪慧识屏支持的品类做事紧张不才图中第一和第四象限,以APP供应做事为第一优先级,比如电影类会供应“可理解详情的豆瓣资源”和“可不雅观看***的腾讯***等资源”,后面会根据用户行为剖析把做事逐步扩展到第二和第三象限。

做事载体除了APP,还会更多支持“快运用”这种厂商侧重推且可控体验的载体。

聪慧识屏供应的每一个做事都是基于用户的兴趣点,有些兴趣点即时做事即可,有些需持续关注。

关注的兴趣点状态须要被展示、被管理,依赖于更多的系统产品(如负一屏、日程、用户中央等)与聪慧识屏联动起来,这样做事链路才会完全。

其余,用户触发时,“搜索前场景信息”能赞助“搜索意图判断”,比如用户如果在“电商类”APP触发电商类标题,意图会是什么呢?如果你能供应全网最低价呢?

这块贴合场景的定向做事,会是用户对付产品的强影象点,持续的挖掘“功能覆盖人群大”且“留存率高”的功能,是聪慧识屏目前做事知足的重点迭代方向。

末了,套用俞军老师的用户代价公式:用户代价 = (新体验 – 旧体验)- 换用本钱,聪慧识屏可以通过产品设计来不断拉大“新旧体验差”,但是这个产品要被用户接管;

还有“换用本钱”,可以通过用户勾引来转换,也可以通过运营、宣扬来转换,但最核心的一个点还是须要找到“大众、留存高”的常规功能去逐步教诲用户打开功能、利用功能、理解聪慧识屏的核心代价!

AI技能特点相对应的产品原则

AI模型的推理能力是产品质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推理是概任性精确,依赖于大数据和模型算法,须要不断迭代。
大部分品类,准确率和召回率达到90%,算非常不错了。

产品侧要尊重上述AI模型的现实和规律,扬长避短,总结的原则有三:

1. 数据驱动

聪慧识屏核心的代价是帮用户快速触达做事,触达做事的准确率是“做事知足”的前置条件,各种别模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是最最最主要的指标,预示着当前品类用户的满意程度。

用户行为日志是用户需求挖掘的宝地,用日志剖析当前供应做事的知足度,以及挖掘潜在用户需求,迭代验证产品方案,这样的产品闭环跑通,聪慧识屏才能康健的运转下去。

上述统计指标和用户行为日志剖析,用数据驱动产品迭代,是AI产品中非常主要的部分,每天必备。

2. 容错设计

模型的推理会有概任性缺点,加上产品覆盖类型不会一挥而就,这会让用户有概率得不到做事知足,须要有容错设计来办理这个阶段状况。

聪慧识屏的“文本”功能,每次功能触发都稳定存在,除了知足用户主动的文本编辑能力之外,一个主要的角色便是容错,承担做事知足不了时的托底,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干系文本去搜索,做事链路不能断。

3. 上新的机制

受限于研发、测试等资源,AI模型的迭代速率(比如产品覆盖品类的扩充速率)与产品可迭代的速率可能并不匹配。
而韶光本钱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最宝贵的资源。

以是建议,在品类上新这样可标准化的流程里,从产品初期就定义好产品的信息架构:可复用已有的产品样式,也可快速做事器上新的产品样式。

这样不管是品类上新,运营活动,还是小流量灰度,都可以更快速的拿到产品数据,驱动产品快速迭代。

上述的产品原则是在当前的产品状态和投产比根本上一些思考,非绝对观点,随时欢迎大家磋商干系的话题,感谢阅读!

作者:何其多多;"大众年夜众号:何其多多,手机行业产品汪,AI行业产品汪,欢迎来撩!

本文由 @何其多多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