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大年夜明王朝的权力博弈》_明朝_人物
本书展现了明朝权力高台上的一幅幅众生相。笔墨普通易懂,人物形象生动光鲜,挖掘出不太为普通人所知的史实,展现了人物不被熟知的的另一壁。故而既能令人增长见识,丰富街谈巷议内容,又能使人通过对人物经历的感悟反思,拓展个人的人生履历。 明朝的天子、权臣、佞臣的故事实在并不有趣,尤其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集中在一起讲述后,便会感到一股股寒气和无形的压抑。生于明朝的权贵之家未必是好事。 天子名义上至高无上,但亦有被篡权夺位之恐怖,于是翦灭勋臣不遗余力,严刑危言耸听,屠杀惨不可睹,灭门比比皆是,构陷匪夷所思。比较之下,宋朝的杯酒释兵权可谓和平得多。 内阁权臣之间,权力之争更是未曾有断,败者轻则身死,重则族人连坐。阿谀献媚之奸佞,揣摩圣意,钻营逢迎,一朝得势,杀气重重。 明朝亦有铮铮铁骨的忠臣,拼去世而谏的言官,拨乱反正的勇士。其言行令人热血沸腾,但其结局却令人扼腕嗟叹。 看这些人物的经历,满眼皆是骇人的鲜血、恐怖的斗争,人性的阴郁淋漓尽致。朝臣们仿佛只是为了权力而斗争,少有类似宋朝的改造变法之争。 此书中,这些人物却并不扁平,人物的多面性得以展现。被溢美的“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五次出征漠北,发动郑和下泰西的壮举,确实颇有作为,但其“自私惨刻”也清晰可见。“甘心颐指”的李东阳只管没有宁折不弯的骨气,但其谨慎、和气、虔诚,文学成绩冠绝一时,为官“清节不渝”还是值得尊敬。张居正既是无所畏惧的的改革家,也是惯于利用权略的政客。 只管从这些人物故事中看到了专制的可怖,但明朝的制衡制度却也不可完备否认,宦官弄权但无法凭一己之力掌控朝政,故而能快速平乱,不像东汉及晚唐,竟然涌现宦官弑君篡权,国家岌岌可危的局势。 当然,这本书不是系统的明朝人物全画像,又没有论及太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因此看不到这些权力斗争对社会民生的影响。但明朝初期和中期,权力斗争的影相应当只是在庙堂之上,没有造成社会动荡和民生凋敝,否则王朝早就崩塌了。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