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以“数智化手术室引领未来聪慧医院”为主题,是2024中关村落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论坛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央主任胡盛寿在致辞中表示,精准把握医学领域人工智能前沿及发展趋势,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子。
发展医学人工智能要用好“人工智能+医疗”、探索“人工智能+场景”、管好“人工智能+伦理”。

中关村论坛宣告2023年医学AI领域9项代表性成果_人工智能_医学 绘影字幕

北京市海淀区公民政府副区长林航先容,环绕培植“AI赋能医药康健家当先导区”和“医工交叉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海淀区聚拢了AI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4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21所高校获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拥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和家当领军人才,人工智能学者达到1.23万人,占北京市的八成。
AI+药物研发企业约22家,占北京市的80%,手术机器人约13家,占北京市的70%,多个智能医疗东西为国内外创始成果。
未来,海淀区将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赞助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医疗大数据方向,同时积极布局数字药合成生物学、脑机接口等前沿赛道,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在医药康健领域的运用,推动产学研医动态领悟,为医学AI家当的创新主体供应全方位、一站式做事,构建生动创新生态。

为充分展示我国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造诣与发展,2024年1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面向学会成员单位广泛征集2023年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事宜。
截至2月初,收到来自高校、研究院、医疗机构、医疗科技公司等28个科研单位院所的共计35个项目。
经分会专家评审,挑选出9项代表性成果。
本次大会上,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万遂人教授进行发布并展示该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打破。

个中,超大规模跨物种及人脑神经元三维形态数据库和多样性研究、平扫CT+AI或将改变胰腺癌筛查诊疗指南、AI语音模型与人脑听觉通路的相似性、基于超声AI的肿瘤临床诊疗个体化和动态化决策等4项创新性、前瞻性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为海内干系研究供应主要理论和实践根本,同时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甲状腺结节超声赞助诊断软件、首款国产单髁枢纽关头置换机器人、枢纽关头置换手术仿照软件等3项成果已得到国家药监局的三类注册证,标志着我国医疗AI产品在市场和商业化进程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医学知识综合做事平台、培植中国特色的医学人工智能标准体系2项成果,为医学卫生康健智能发展供应了有效赋能,对推动技能进步和保障"大众康健具有主要意义。

校正 翟永军